闲情偶寄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音律第三(3)
    音律第三(3)

    其他的文体,不管别人说什么,只听凭我自己愿怎么写就怎么写,别人没有管制的资格。现在把散体放到一边不谈论,只谈论其他文体中的分股、字数限定与协调声律。

    说到分股,那么科举考试中的八股文就是。先破题,后承题,开始立论,最后总结,文章内部分为八股,股股相对应,所受的限制不能说不严格,但是其中的段落、句子的长短随便怎么写,没有限定字数,虽然说是严格却不能算是严格。说到限定字数,那么四六对偶排比的骈文就是这样。每句话有一定的字数,每个字有一定的声调,对应的句子一定要意思相同,而字的意思很难有完全相同的,规矩不能说不严格啊。但是它只限定了字数,并没限定字的位置;只限定了字的声调,并没有限定格律。可以上面四个字而下面六个字,上面六个字而下面四个字也不是不行;押韵可以是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也不是不可。虽然严格实际上却未必真的严格。

    既要协调声律,又要分股、限定字数的文体,就是诗中的近体诗。第一句是五个字后面就句句是五个字;第一句是七个字后面就句句是七个字;第一句用哪个韵,下面的各句都用这个韵;第一句第二个字用平声,那么下一句第二个字一定要用仄声,第三句和第四句又颠倒过来。前人设的规矩,可以说是又苛刻又严密,然而只要第一句是五个字,下面各句就都写成五字一句,第一句是七个字就句句是七个字,这样便会有现成的规律可以遵循。想写五字一句的诗,就不要写七字的句子;第一句用哪个韵,下面各句就都用相同的韵;第一句第二个字用平声,第二句第二个字就一定要用仄声;这样用了平声的字,上声、去声、入声三声的字就可以放到一边不管。遵守平仄、仄平的规律,再也没有变化,从第一首直到千万首,都是一样,从而保证没有变动无常的规则使得人无所适从。这就是它的要求虽然苛刻但还不过分,严密但还没有到极限。

    至于戏曲,那么句子的长短,字数的多少,声调的平上去入,音韵的清浊阴阳,都有固定不能改变的规则。长句子不能少一个字,短句子不能增一个字;而且句子又忽长忽短,有时字多有时字少,让人把握不定。应该用平声字时就用平声字,一个仄声字都用不得;该用阴调就用阴调,换一个阳调的字都不行。把平、仄调好了,又担心阴声、阳声反复无常;把阴、阳分清楚了,又怕声调韵律相矛盾。让人费尽心思,烦闷苦恼得要命。这样苛刻的规则,真够折磨人的。作者在这种规则下只要能布置得适宜、安排得妥当,就是最幸运的事情,难道还能顾得上词品的高低、文采的优劣吗?

    我幼年识字,少年就开始写文章,对于诗书、六艺方面的文章,虽然没有达到精通,但是每种我都写过。总结各种文体,我觉得没有比写剧本更难的了。我从小就开始练习写曲词,到现在都老了,还没有掌握其中的一点奥妙,只是把自己一些肤浅的看法,告诉给同行们。戏剧界的大旗,还有待于将来的才俊来树立。作者能在这种艰难的创作中显出罕见的才华,字字都符合声调音律,写每句话都没有被束缚的痛苦,就像莲花生长在火上、神仙老人在橘子中下棋一样从容,才称得上是盘根错节的才华、八面玲珑的文笔,才能流传千古,无愧于心。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