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情偶寄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音律第三(2)(2/2)

    《南西厢》翻本既不可无,予又因此及彼,而有志于《北琵琶》一剧。蔡中郎夫妇之传,既以《琵琶》得名,则“琵琶”二字乃一篇之主,而当年作者何以仅标其名,不见拈弄真实?使赵五娘描容之后,果然身背琵琶,往别张大公,弹出北曲哀声一大套,使观者听者涕泗横流,岂非《琵琶记》中一大畅事?而当年见不及此者,岂元人各有所长,工南词者不善制北曲耶?使王实甫作《琵琶》,吾知与千载后之李笠翁必有同心矣。予虽乏才,亦不敢不当斯任。

    向填一折付优人,补则诚原本之不逮,兹已附入四卷之末,尚思扩为全本,以备词人采择,如其可用,谱为弦索新声,若是,则《南西厢》、《北琵琶》二书可以并行。虽不敢望追踪前哲,并辔时贤,但能保与自手所填诸曲(如已经行世之前后八种,及已填未刻之内外八种)合而较之,必有浅深疏密之分矣。然著此二书,必须杜门累月,窃恐饥来驱人,势不由我。安得雨珠雨粟之天,为数十口家人筹生计乎?伤哉!贫也。

    【注释】

    ①祝融:传说中的火官,死后为火神。

    ②郑声:孔子说过《韶》乐是“尽美矣,又尽善也”,又主张“放郑声”,因为“郑声淫”,又说“恶郑声之乱雅乐也”。

    【译文】

    写文章让人感到最快乐的,莫过于写剧本。而让人感到最痛苦的,也莫过于写剧本。写剧本的快乐(详见本书后面的《宾白》第二篇),是在剧本中能够上天入地、成佛成仙,这些事没有一件不可以随着自己的意愿做到,写剧本的快乐与坐北朝南拥有百城做官的皇帝的快乐相比,实在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啊;至于说到写剧本的痛苦,也是各色各样,与悲伤、病痛、受束缚、坐牢等逆境相比,大概更痛苦。请允许我详细说明。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