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第一(13)
存放茶叶的瓶子,只适合用锡的。不仅瓷、铜制品和茶叶习性不同,就是金银制品也和茶叶习性不同,用这些材料制作的器皿存放茶叶,本来是想保护它,其实会害了它。是用锡来做茶叶瓶,只为它不泄露气味,但如果制作不好,反而比用瓷瓶更糟糕。为什么这样说呢?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做好后如果没有检查,就可能会有很多漏孔。一般锡匠制作酒壶茶壶等器皿,做好后一定会用水试,稍有渗漏就马上补好,因为用来装酒和茶的,一漏水就不能用了。可锡匠制作装干货的器皿时,往往就忽视了这一点,就像木匠造盆和桶的时候会知道要注意防漏,做斗和斛的时候就不注意防漏,道理是一样的。
如果锡瓶有洞眼,就会比瓷瓶更容易发潮漏气。所以锡瓶做好后,一定要亲自检验一下,大件的装上水,小件的用口吹吹气,只要有一点点漏隙,也要立刻督促工匠补好。检验必须做两次,一次是在做好还没打磨的时候,一次是在打磨好以后。为什么呢?因为经常会有这种情况:开始的时候不漏,等去掉锡皮,打磨以后,忽然露出小洞。没有仔细观察和试过很多次的人是不会知道这一点的,这是说给粗心的人的。
还有一个原因是封盖不严,茶叶的气味难以保存。凡是贮藏有香气的东西,封口的地方就要特别注意,封口不严,就跟露在外面一样。我觉得世上的茶瓶盖子一定要用两层很可笑。这种方法是从什么人开始的?可以说这个人对存放茶叶是一窍不通。单层的盖子,可以在盖子里面塞纸,使刚柔相济,一用双层,就只能依靠硬的盖子用力,没办法发挥软物的功用了。塞满细缝,做到一线缝隙也没有,硬而不能弯曲的东西还能做到吗?就算在外面再糊上纸,而贴纸的地方,要是在凹凸不平的地方,就一定得剪碎纸条,做成蓑衣一样的,才能贴紧。请问用蓑衣盖东西,能做到内外不通风吗?所以锡瓶的盖子只适宜加厚而不适宜做成双层。收藏茶叶的人家,如果收藏后长时间不打开瓶子的话,就在瓶口向上的地方用两茹棉纸把它糊好,干了以后再盖上盖子,那就刚柔并用,永远不会有漏气的时候了。如果经常空的话就在盖子里面塞上一两层纸,使香气闭住不会泄露,这是贮存茶叶的好方法。如果盖子是双层的,那外面的盖子应该作成两截,中间缠上纸,也会好一点,这种方法也比较方便。但是封外面不如封里面,还是前一种方法比较好。
○酒具
【原文】
酒具用金银,犹妆奁之用珠翠,皆不得已而为之,非宴集时所应有也。富贵之家,犀则不妨常设,以其在珍宝之列,而无炫耀之形,犹仕宦之不饰观瞻者。象与犀同类,则有光芒太露之嫌矣。且美酒入犀杯,另是一种香气。唐句云:“玉碗盛来琥珀光。”玉能显色,犀能助香,二物之于酒,皆功臣也。至尚雅素之风,则磁杯当首重已。旧磁可爱,人尽知之,无如价值之昂,日甚一日,尽为大力者所有,吾侪贫士,欲见为难。然即有此物,但可作古董收藏,难充饮器。何也?酒后擎杯,不能保无坠落,十损其一,则如雁行中断,不复成群。备而不用,与不备同。贫家得以者,幸有此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