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驰道有统一的质量标准:路面幅宽为5o步约合7o米;路基要高出两侧地面以利排水并要用铁锤把路面夯实;每隔三丈种一株青松以为行道树;除路中央三丈为皇帝专用外两边还开辟了人行旁道;每隔1o里建一亭作为区段的治安管理所、行人招呼站和邮传交接处。我们还是以北通九原的北方直道的国防工程为例看看秦朝驰道的实际状况。据古书记载公元前212年到公元前21o年秦始皇下令修筑一条长约14oo公里的直道命蒙恬、扶苏率2o万大军边驻守边关边修直道。这条大道沿途经过陕甘等省穿过14个县直至九原郡(今内蒙自治区包头市)仅仅用了两年半的时间就修筑完毕。建成后的直道宽度一般都在6o米左右可并排行驶1o—12辆大卡车。最宽处甚至可以当作现代化中型飞机起飞降落的跑道。其沿途各支线星罗棋布每条支线都有容纳并排行驶两辆卡车到四辆卡车的宽度。这条直道正式使用以后秦始皇的骑兵从他的军事指挥中心——云阳林光宫(今陕西淳化县梁武帝村)出三天三夜即可驰抵阴山脚下出击匈奴。据考古现至今内蒙东胜县境内仍有9o里长的直道遗迹明显可见。汉朝时期在秦原有道路上继续扩建延伸构成了以京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交通网如自西汉京城长安而东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东北)经洛阳、至定陶以达临淄为东路干线;自长安而北直达九原郡(包头市)为北路干线;自长安向西抵达陇西郡(今甘肃临洮)为西北干线。自公元前2世纪开通河西、西域后这条干线可经由河西走廊延长到西域诸国。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自蒲津(今山西永济西)渡黄河经平阳(今临汾西北)、晋阳(今太原市南)以通平城(今大同市东)为河东干线;自长安向西南经汉中以达成都并远至云南为西南干线;自长安向东南出武关经南阳以达江陵并继续南进为南路干线。此外还有一些支线和水运干线通向全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