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清派为早期道教派别之一。是东晋中期杨羲造作的‘上清经‘逐渐传播后形成的。
关于‘上清经‘的来源《云笈七籤》卷五李渤撰《真系》及陶弘景《真诰》卷十九《真诰叙录》均称:东晋兴宁二年(364)有魏华存等众仙真下降魏将清虚真人王褒所授‘上清‘众经三十一卷并诸仙真传记、修行杂事等授弟子琅瑯王司徒公府舍人杨羲(331~386)杨得魏华存所传用隶书写出传护军长史丹阳句容许穆(3o5~376)。许穆再传子许翙(341~37o)。《真诰叙录》云:‘凡三君手书。今见在世者‘经‘、‘传‘大小十余篇多掾(许翙)写。《真授》四十余卷多杨(羲)书‘。由此可见上清派始创过程中杨、许经书造作之一斑。实际上‘上清‘众经、诸仙真传记、并修行杂事等即扬羲的扶乩降笔。二许去世后翙子临沮令黄民(361~43o)收集先世所写经符秘箓于东晋元兴元年(4o2)奉经入剡为马朗、马罕礼敬供养。至东晋末有道徒王灵期等向许黄民求经。王等遂在所得几卷经书基础上窃加损益盛其藻丽再次造撰凡五十余篇。这是继杨、许扶乩降笔之后又一次‘托言真授‘的造经活动。从此‘上清经‘流传甚广‘举世崇奉‘。于是一个以皈依上清经箓的新道派——上清派渐次形成。
此时许黄民见王灵期经书卷帙丰厚门徒殷盛乃‘鄙闭自有之书而更就王求写‘致使‘许王齐辔真伪比踪‘。
南朝宋元嘉六年(429)许又封其先世真经一橱留马家。后又为嘉兴殳季真所得以付6修静。6又兼得《灵宝经》《三皇文》遂总括《三洞》为世宗师。泰始七年(471)6撰《三洞经书目录》继又‘撰经义百有余篇‘于是上清派‘孙经宗坛教法大备‘。后6又以‘三洞‘并杨、许真书授弟子孙游岳(398~489)。至梁代陶弘景(456~536)又师事孙游岳。于永明六年(488)在茅山获杨、许手书。八年传又得真人手迹十余卷。十年陶弘景隐居茅山自称华阳隐居。
为弘扬上清经法他在顾欢《真迹》的基础上以‘真人口授之诰‘为名编《真诰》一书其《真诰叙录》对‘上清经‘之源流及传授过程作了较详细的叙述。陶更广集上清法术纂《登真隐诀》二卷使上清经诀较之6修静时更为完备。由于陶弘景为6修静二传弟子对上清派又作出较大贡献遂成上清派的著名代表人物。此后‘茅山‘成为上清派的中心世人改称上清派为‘茅山宗‘而进入上清派展的新阶段。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