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学习,青春炫妙的主旋律(13)
名牌大学与我渐行渐远
丽珊老师:
我性格开朗,可以说是一路欢歌走到高中,成绩在班级中上等。高二年级的下学期我在无意中考了班中的第四名,我忽然发现了自己的实力,趁着当时的锐气我就为自己订立了一个“见效快的专业”,我查找一些资料发现这个专业的录取分应该在630分左右,从那时开始我放弃了个人的爱好,甚至放弃了友情,一门心思地投入到学习中,顺利地进入班里“第一方阵”。本来状态一直很好的,随着高考的临近我的焦虑情绪越来越重。开始是在考试时常常走神,想电视剧中的情节,想平日里和同学之间的趣事,现在这种情况又扩展到了平时做难题时。我看我们班的第一李佳总是那样欣然地投入学习,情绪始终稳定,我在羡慕他的同时对自己的情况充满恐怖,自己是不是病了?我的努力、我的梦想几乎在我眼前消失。
刘畅
刘畅的情况在备战高考中并不少见,成绩优秀的学生主要是对学习有强烈的动机,而动机又分为两类:一类像李佳那样将学习视为自己终身的乐趣,只要学习就处于一种快乐状态,每天坚持12~13个小时的学习,利用科目的转换来完成休息,在学习中体会人生的乐趣,这样学生的心态平稳,成绩稳定。而更多的则像刘畅一样,将学习作为自己实现理想的阶梯,有比较高远的目标,为了达到目标就必须像苦行僧一样地学习,他们是利用情感的迁移投入学习,为了学习牺牲了自己的爱好和欢乐,于是要在学习上得到补偿,于是往往处于高度成就紧张之中,成绩受情绪影响波动比较大。
其实每个人的性格和爱好各不相同,李佳的境界不是所有人都能够达到的,刘畅不妨经常给自己一个心理暗示:由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使自己有丰富的阅历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这是很难得的财富。
冷静地面对学习,珍惜高考前的这些日子,充分享受学习带给我们的心灵的宁静和视野的拓展。同时将自己的分数细化,每科的分数将为630分提供多少,就会发现每个学科的试卷都可以有一些分数可以放弃,这就不会因为一道10分的难题而过分忧虑。
高考模拟失败并不意味什么
在高考前的四五月份各地都会安排高考模拟,有的同学在模拟中失败了,为此一蹶不振。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