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因为世上的一切喧嚣都干扰不了他,使他能更加专心致志地致力于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对于具有顽强的科学探索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的爱迪生来说,耳聋确实是一种福音。然而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是没有坦途的。为了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爱迪生受过嘲笑,挨过打,失过业,毁掉过新衣服,甚至还差点弄瞎了眼睛,但所有这些都没能使他惧怕、退却,他不畏艰难,颠沛流离,继续在坎坷不平、荆棘丛生的攀登科学高峰的路上执著地前行着,前行着。
功夫不负有心人。爱迪生的第一项发明——电动投票记录机终于问世了。然而,尽管这项发明是爱迪生工作之余废寝忘食的结晶,而且获得了专利,但它并没有被人采用。这种结果使爱迪生省悟到:应该研究解决对人们有用的问题,发明创造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
1876年春天,不满30岁的托马斯·爱迪生带着15个工人迁到新泽西州一个名叫门洛帕克的偏僻村庄。他的工厂宽30英尺,长100英尺,全部镶着白色的护墙板。马车拉来了成卷的金属线、成箱的化学制品、书籍、一台褐色的蒸汽发动机和一台燃汽油的煤气灯。人们很难凭这些五花八门的什物猜出爱迪生想做什么,因为他已经决定致力于“发明”了。
“发现并非发明,”爱迪生说,“我不喜欢人们把这两个词混为一谈。发现多少带有点儿偶然的性质。”美国人不是想要新产品吗?那么他们就不能等待“发现”。他们就必须去追求,组织起来去追求,就像组织起来做别的事情一样。爱迪生认为,发明不是凭头脑漫无目的地探索,发明并非碰运气的结果,而是有目的地追求的产物。他相信,合适的人才在合适的组织下,就可以定期地、有目的地搞出种种发明,就像工厂生产其他任何产品一样。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