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之首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节 现代航空母舰(4)
    第一节 现代航空母舰(4)

    航空母舰上的舰载机从机库调运到飞行甲板上是通过升降机实现的。航空母舰作为飞机在海上起降的舰艇平台,自然少不了机库与飞行甲板上的弹射器、阻拦索等设备,而飞机升降机则是机库甲板和飞行甲板之间周转、调度飞机的关键设备,舰载机通过升降机的运转而形成一个有序的飞行作业运行回路。通常飞机完成任务着舰后,要很快收入机库内进行检查、保养。机库内经过维护、准备和再检查的飞机,又要很快送上飞行甲板待命起飞。因此可以说,升降机就像一栋大楼的电梯,航空母舰上的升降机就是舰载机的战斗通道,如果升降机出了故障,对航空母舰来说就像人的咽喉被掐住一样。

    为了能让飞行甲板和机库中的飞机形成一种单向有序的循环回路,飞行甲板上通常会一前一后设置两部升降机。这样布置升降机的目的是使在尾部着舰的飞机滑行至中、前部,通过前升降机把飞机运到机库甲板,回收入库;而后面的升降机则将已准备完毕的飞机运送至飞行甲板,进入停机区待命。对于舰载机数量在40架以内的轻型或中型航空母舰,一般设置2部升降机;而于舰载机数量在80架以上的大型航空母舰,通常会设3—4部升降机。比如美国的“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就有4部升降机,并已形成标准的配置形式,即右舷3部、左舷1部。

    一般来说,轻型航空母舰的升降机一般以一次载1架飞机考虑,提升能力在20吨以内,采用舷内式;而中、大型航空母舰的升降机则采用舷侧式,一次以载2架飞机考虑,提升能力一般在40吨左右。美国航空母舰升降机的提升能力则达到了58.9吨,在1分钟内可将飞机从机库甲板提升到飞行甲板或从飞行甲板下降到机库甲板,其垂向行程为11米,经过相当于4层甲板舱室的高度。

    航空母舰升降机的设计分舷内式和舷侧式,舷内式升降机通常设置于飞行甲板中线处或其附近,其开口周围的甲板加强结构比较简单,也较轻便,适合轻型航空母舰采用。如英国航空母舰的升降机即是采用这种设计结构的。而舷侧式升降机通常设置于飞行甲板的舷边,其开口处需解决张开的悬臂结构问题,难度很大,重量较重,只能在中、大型航空母舰上采用。如美国现役航空母舰的升降机基本全部采用这种结构。舷侧式升降机对不同长度的舰载机适应性较强,没有更多的限制。

    从外形上看,世界各国航空母舰上的升降机平台的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是方形,有的是梯形,有的还是菱形。之所以有着这样五花八门的平台形状,是因为制造国有着自身不同的考虑需求。如美国的“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和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海军元帅”号航空母舰上的舷侧式升降机都近似方形,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形状,其设计目的基于考虑正对机库侧面的开口方向可装载两架机翼经过折叠的飞机。但是美国现役所有航空母舰上的升降机,又改用了一种矩形加上一个小三角形的特殊形状,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使某些机身较长的机型可顺着小三角形的斜边方向载放飞机,进入机库的时候按照这样的斜向,在机库内掉头转向可以比正向进入情况下要方便很多。

    意大利“加里波第”号航空母舰的升降机平台采用八角棱形,这其实是把矩形切掉四个角而形成。

    法国“戴高乐”号航空母舰的升降机平台又别出心裁地采用梯形。实际上这是美国现用升降机设计思路的一个拓展。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