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变天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我的政治哲学--鸠山由纪夫(1)
    我的政治哲学--鸠山由纪夫(1)

    经许可全文译自鸠山由纪夫个人主页

    党人派鸠山一郎的旗帜

    现代日本人喜欢的一个词是“爱”,但这是指普通的love。因此,许多人在听我说到“友爱”时总会产生柔弱的印象。而我所说的“友爱”和普通的爱是不同的概念,它是指法国革命的口号“自由平等博爱”中的博爱即fraternite。

    我的祖父鸠山一郎在翻译出版库登霍夫·卡勒吉(1894~1972,奥地利政治家,提倡泛欧思想,欧共体先驱,被称为“欧盟之父”)的著作时,将fraternite译成友爱而不是博爱。这不仅不显得柔弱,而且还是一个可以成为革命的旗帜的战斗性概念。

    库登霍夫·卡勒吉在1985年前的大正十二年(1923年)出版了《泛欧洲》一书,成为奠定今日eu之基础的泛欧洲运动的提倡者。他是曾担任日本公使的奥地利贵族与麻布的古董商的女儿青山光子的二儿子,还有一个荣次郎的日本名字。

    卡勒吉在昭和十年(1935年)出版了一部名为《友爱革命(the totalitarian state against man)》的著作。书中充满了对苏联和纳粹国家社会主义的激烈批判,以及对容许这两者出现的资本主义的放纵的深刻反省。

    卡勒吉认为“自由”才是人类尊严的基础,是至高无上的价值。他也因此而拥护为保障自由而制定的私有财产制度。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也滋生出严重的社会不平等,在此背景下人们对于“平等”的追求就会产生,而为了对抗资本主义和又会出现国家社会主义,卡勒吉对此深感忧虑。

    “失去了友爱的伴随,自由就会引发无政府状态的混乱,平等将引来暴政。”

    一味追求平等的集权主义以及沉迷于放纵的资本主义结果都侵犯了人的尊严,使本来应该作为目的的人异化成手段。尽管自由和平等对人类来说非常重要,而一旦陷入原教旨主义,其所带来的灾难就难以计量。因此需要一个理念来实现自由和平等的平衡从而使其不侵犯人类的尊严,卡勒吉想到了“友爱”。

    “人是目的而非手段,国家是手段而非目的”

    他在《友爱革命》的开头中这么写道。

    卡勒吉在构思这本书时,两种集权主义正席卷欧洲,他的祖国奥地利也面临着被希特勒合并的危机。他在整个欧洲四处游说泛欧洲的理论,宣扬反希特勒、反斯大林的论调。但他的努力未能成功,奥地利遭到了纳粹的吞并,失意的卡勒吉不久也逃亡到美国。电影《卡萨布兰卡》就是以卡勒吉的逃难之行为原形而拍摄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