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途的玄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书生治国悲剧——帝师晁错(4)
    第一章 书生治国悲剧——帝师晁错(4)

    但以晁错急躁的性格,“未来”两字实在过于漫长。既然帝国的软肋已经一目了然,解决这些隐患也实在刻不容缓,那就应该立即将这一切从建议化为政策执行到底,可文帝却明确将自己归类到了“未来重臣”之列,当前绝不大用。接下来的日子,晁错依然固执地坚持向文帝上书言事,但同时还是将相当一部分的精力转向了他承担的太子老师的工作。

    太子在晁错的眼里虽然天资聪颖、文武双全,并且业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修养,但是作为储君尚缺乏对“术数”的深刻理解与把握。这是一个复杂而抽象的概念,包括为政的技巧、驾驭百官的能力、对人情世态的洞察、治理国家和百姓的策略,等等,一言以蔽之,晁错对高尚的理论和空洞的说教并不感兴趣,他对太子的教导着力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帝王权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潜移默化。

    现在,收获的季节真的来临了,晁错能够感受到来自自己的学生景帝超乎寻常的信任,同样也能够感受到其他大臣对他获得这种信任的不满。景帝即位之初(前156)就立即任命他为左内史,全面负责治理京师长安;⑥他还获得了多次单独觐见景帝的机会;对现行法令的更改建议也顺利得到景帝批准。晁错似乎有理由相信,早在文帝时期就想要推行的政策,已经可以借助景帝的充分信任来实施了,特别是那次与丞相申屠嘉的政治斗争,使他更加坚信,景帝完全站在自己这一边。

    京师的内史府位于祭祀太上皇(刘邦的父亲)的宗庙外墙之内,晁错不愿使用原有的东门绕远路,自作主张在庙墙上开凿了一扇南门以方便出入。依帝国法律毁坏宗庙正是死罪,此举触怒了丞相,他准备奏请景帝诛杀晁错,以明正典刑。结果晁错提前得到信息,连夜进宫向景帝做出解释,等到丞相上奏的时候,景帝为晁错的开脱已经近于强词夺理,开凿的不是宗庙的围墙,只是宗庙外面空地中的土垣罢了,因此不能适用这款法令来治罪;况且这也是我让晁错开凿的。景帝的偏袒将任职已近七年的丞相申屠嘉气得一病不起,在当年六月死去。

    或许正是这个事件使得晁错真正理解了帝国的本质——皇帝决定一切。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