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风云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一章 北平鏖兵(3)
    第一章 北平鏖兵(3)

    大雪下了三天三夜。从江南过来的南军士卒不耐严寒,缩在帐中,再也不能出营一步。而北平将士则欢呼雀跃。这段时间里,徐仪华与朱高炽亲自带着城中将士,日夜往城墙上浇水。当大雪停下时,横在南军面前的已是一座滑不留手的冰墙!望着重新固若金汤的北平,李景隆欲哭无泪。无奈寒冬已至,南军再无能力发动进攻,战事便由此停滞下来。

    而与此同时,在北方,燕军主力的铁蹄声已经越来越近了。

    四

    十月十九,燕军主力抵达塞外废城会州。在这里,燕王大阅三军。

    此时的燕军,不仅远非北上大宁前可比,就是较刚出大宁城时,也有了巨大的变化。

    出大宁城后,朱棣“恳请”宁王朱权下旨一道,命在松亭关的营州三护卫归附燕藩。同时,朱棣亲自修书一封,命在大宁城中俘获的陈亨之子陈恭送与其父,劝其归降。陈亨接信,心神大乱,陈恭也趁机劝说,一番计较之下,陈亨终于决定降燕。计议已定,由陈恭牵线,陈亨与营州中护卫指挥使徐理及营州右护卫指挥使陈文等人合谋,趁着另一名松亭关守将刘真不备突然起事,夺了刘真的兵权。刘真猝不及防,在最后一刻携印单骑出逃。至此塞上要隘松亭关也落入燕藩手中。陈亨留一部守关,其余各部与营州三护卫一起开拔,赴会州与燕军主力会合。

    随着松亭关各部归附,大宁兵马全部落入朱棣手中。此时在会州,共计有北平燕军三万,大宁军七万,另还有万余朵颜三卫的鞑骑,总兵力达十一万之多!鞑骑且不说,仅这十万汉兵,便皆是昔日北军的精锐,大明最骁勇善战的军队!至此,朱棣终于有了和李景隆一较短长的本钱!

    军队急剧扩大,原先的编制肯定不能适应当前要求。尽管北平危在旦夕,为保证己军战力,朱棣仍在会州对新燕军进行整编。除鞑骑不动外,原北平燕军和大宁军都被打散。朱棣效朝廷设五军都督府之制,亦将麾下兵马分为五军:张玉、朱能、原济阳卫指挥佥事徐忠、原济州卫指挥佥事李彬、原大宁都司房宽分掌中、左、前、右、后五军。这五人中,张玉、朱能乃朱棣心腹;李彬、徐忠向来忠于燕藩,靖难之初便率众归附,因此大受朱棣欢心,此时也得以独掌一军;至于房宽,这位都司先前屡次抵抗燕军,就在朱棣到达大宁的当日,他还紧闭城门,负隅顽抗。不过当燕军进城后,这位已沦为阶下之囚的将军倒也合作,他把自己的抵抗解释为仅是秉承上命而已。房宽归附是否出于真心,朱棣一时也难以判断。不过朱棣仍将其命为后军主将,其目的无非是想以其大宁都指挥使的身份收拢大宁军心。后军不过负责辎重后卫之事,于五军之中地位最低,且朱棣还委派了和允中、毛整两位大宁军中的昔日旧部充当房宽的副将,因此也可保后军无忧。与此同时,各将官职大幅晋升,朱能、张玉、丘福等俱授都指挥同知,其余将校也各有升赏。

    经过整编,燕军上下焕然一新。此时朱棣已是心急如火。这一日上午,燕军全军列队,准备向北平开拔。

    “使长快看!”就在朱棣准备下令出发之际,一旁的朱能突然叫道。朱棣极目一望,前方出现一个小黑影,一名飞骑正向这边驰来。隔的近了,众人才发现,马上之人竟是留守北平的内官侯显!

    侯显此时一脸尘土,其左臂上还缠着一条脏兮兮的绷带,上面染着一片血迹。不用说,他在来的路上受了伤!

    瞅着侯显这般狼狈样儿,朱棣脸色顿时变得苍白无比:难道北平丢了?这个念头一经闪出,瞬间便填满了他的脑海!若北平被破,那燕藩可真就万劫不复了,到时候还有几个人会追随自己这条丧家之犬?这十万大军恐怕也会军心瓦解,顷刻间烟消云散!此刻朱棣心中七上八下,惊慌至极,按剑的左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起来。

    众将此刻也发现情况不对,本来严整的队列顿时骚动起来,大家看着侯显越来越近的身影,个个紧张万分。

    “王爷……”待马奔到台前,侯显从马上滚了下来,一骨碌便趴在地上。

    “尔来所为何事?从速禀来!”饶是沉稳过人,此刻的朱棣也实在憋不住,竟出言相催起来。一旁的金忠细听之下,发现燕王的嗓音居然有些打颤儿。

    侯显张了张口,似乎想说什么,却一时喉咙沙哑,就是冒不出个声儿来。马和正侍立在台下,见状马上反应过来,忙递了个水葫芦给他,侯显仰着头一饮而尽,方惬意地擦了擦嘴,运足全身力气大声喊道:“恭喜王爷!北平大雪,南军连战无功,已退兵十里扎营,眼下北平坚如磐石!世子命奴婢飞骑传书,请王爷安心!”说完,他又从衣内掏出已被汗水浸透了的高炽亲笔书信奉上。

    “哦……”此言一出,众将纷纷长出了口气。一场虚惊!不是破城,而是退敌!这个戏剧性的结果让大家喜笑颜开,本来有些骚动的五军将士此刻更是欢声雷动。

    乍惊还喜,朱棣心中也是乐开了花。他一把将信从侯显手中夺过,仔仔细细看了一遍,罢了,方扭头对金忠等人笑道:“炽儿此番守住北平,立下盖世之功。本王以前总认为他孱弱,今日看来,却是错了!”

    “王爷说得是,世子爷实乃帅才!王爷有此子,是我燕藩之大幸!”金忠和高炽关系极好,见朱棣难得出言夸奖高炽,他心里也十分高兴,忙跟着连声附和。

    高煦此刻就站在朱棣身后。他见父王称赞大哥,妒得眼睛都要绿了。本来他还想扯上几句,把功劳尽量向道衍、顾成等辅臣身上引。可瞅着父王满脸兴奋之态,他又把已涌到嘴边的话强咽了回去,只是狠狠地瞪了金忠一眼,然后便鼓起腮帮子不说话了。

    朱棣却无暇顾及高煦心情。扫视一眼,见手下将士皆兴奋不已,个个神色间都跃跃欲试,朱棣豪情顿生,当即抽出佩剑,高声呼道:“回师北平,活捉李九江!”

    “回师北平,活捉李九江!”众将齐声大喊。

    “回师北平,活捉李九江!”五军将士皆振臂高呼,其声直贯云霄!

    五

    郑村坝位于北平以东约三十余里处,属通州辖境,是北平与松亭关之间来往的必经之路。若在往常,这里不过百十户人家,一到冬天,行人绝迹,便显得十分荒凉。而此时,值此漫天飞雪之际,这弹丸之地却成了征虏大将军的行辕,方圆十来里范围内竟驻扎了二十余万南军!

    南军驻扎在这里也是没办法。得知大宁失守,大宁军全数降燕后,李景隆差点没晕厥过去。李景隆总领平燕军事,大宁军虽因孤悬塞外无法直掌,但也算是他的下属。大宁易主,宁王以下官兵降燕,这对他来说不啻于当头一棒。而这还不算最坏,更要命的是,有了大宁兵马加入,燕军虽人数上仍仅十万出头,但论战力已不在自己之下!而当燕军越过松亭关,回师北平的消息传来,李景隆立刻嗅到了兵败的危险。

    江南人耐不得寒,而燕军则都是北方人,刮风下雪对他们的影响相对较小。冬日作战,南军与燕军相比劣势十分明显。故得知燕军南返,胡观、俞渊等帐下将领纷纷请求撤兵,待来春再北上与燕藩一决雌雄。

    一开始,李景隆也想撤兵,可当要下令南归的前夕,他又犹豫起来。此次北伐,他开始时逗留不进,直到确定燕军主力北上,才大举出兵,想趁机拿下北平。结果一个多月过去,北平没拿下,大宁却丢了,三万燕军也变成十万,这样的战果要报回金陵,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李景隆一琢磨,自己丢失大宁之过,几可以与耿炳文真定惨败相提并论。如今耿炳文已是一生英明尽毁,难不成自己也要步这位开国老将的后尘?

    李景隆无法接受失败的现实。虽说此时退兵,南军主力犹存,来春也可卷土重来,但到时候这平燕总兵官还是不是他可就不好说了!念及于此,李景隆准备一搏!

    李景隆思忖:朱棣虽得大宁兵马,但时日尚短。大宁军背弃朝廷,心中必有犹疑,能否坚决追随朱棣亦未可知。如果能挫得燕军锐气,再善加招抚,那他们重归朝廷也不是不可能的;至不济,只要大宁军军心浮动,其战力必大打折扣;而且燕军冬日行军,一路下来必然饥疲不堪,自己完全可以以逸待劳;如果是这样,再加上南军兵力仍是燕军两倍有余,一场仗打下来,自己的胜算还是比较大的。

    有了这番想法,李景隆便将北平城下的近三十万大军一分为二,副总兵胡观率着五万兵马继续围困北平,以防城中兵马出来捣乱;李景隆则亲率二十余万主力大军屯驻郑村坝,以待朱棣回师。

    李景隆的算盘打得劈啪作响,可当守株待兔开始,他才发现情况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得知北平无恙后,朱棣彻底放下心来。为了磨合队伍,收附大宁军心,他一路上走走停停,直到十几天后,燕军才磨磨唧唧地抵达北平府境内。此间,河北大地朔风凛冽,漫天飞雪,燕军将士长年待在北方,已习惯了这种气候,加之又不急于赶路,故一路下来倒也没觉得受多大罪。可南军就不行了。江南人哪经过这等严寒?虽说是以逸待劳,可南军的帐篷中只有不到三成是牛皮帐和毡帐,其余的都是南方用的帆布帐,根本就挡不住寒,睡觉用的棉被和毡毯也不多。十几天熬下来,南军上下是叫苦连天,每天清晨都把被冻死的士卒被拖出营外。李景隆这才有些后悔,不过燕军将至,这时候退兵怎么说也都晚了。无奈之下,他只得祭出军法,严厉约束军士,以防士卒逃亡。但严法之下,也激起了南军的愤恨,他们虽不敢贸然犯上,但私下却早把李景隆的父母妻儿骂了个遍。就在燕军越逼越近之际,南军的士气已到了崩溃的边缘。

    “王爷,我军已过孤山,郑村坝就在眼前!据探子回报,南军现已出营,正背营列阵,我军是否即刻进击?”飞雪中,金忠向朱棣问道。

    朱棣将身上的裘衣紧了紧,笑道:“九江倒也有些胆略,这么大的雪,即便是我燕赵健儿,在野外待久了也有些招架不住。不想他竟还敢出营求战!”

    “他这也是没办法!”金忠不屑笑道,“他身为北伐主帅,坐视大宁丢失,又攻北平不利,罪过已是不小。若再退避不战,使我军平安返回北平,朝堂上定会掀起惊涛骇浪。当初九江在皇上和黄子澄面前打下保票,此番却落得这个结果,消息到京城,他这个冬天就别想过踏实了。想来想去,他也只能借着我军长途跋涉之际打上一仗,若侥幸取胜,也好跟朝廷交差!”

    朱棣冷哼一声道:“跟朝廷交差?就怕他为了交差,得把这几十万将士的性命葬送于此!世忠去给五军主将传令,命全军列阵,按事先谋划行事!”

    “是!”金忠一诺,正欲离去,后方忽然隐隐传来一阵喧哗之声。不多时,一名小旗骑马飞驰而来。待到近前,小旗匆匆下马,急声禀道:“后军房将军急报,南军约万骑已抵白河以东五里处,恐要邀击我军!”

    小旗说完,众人面面相觑:就在两个时辰前,燕军刚刚渡过白河,当时怎么没发现还有这么一支敌军?

    原来自得知燕军南返后,李景隆也一直为如何应战燕军而伤神劳心。他本来准备打下通州,以此城为大营,阻截燕王大军。无奈通州卫指挥使房胜善于防守,南军十倍相攻,却硬是拿不下这个小小的州城。无奈之下,南军不得已才将大营扎在郑村坝。

    李景隆也知道天寒地冻,扎营野外并非善策。但此刻他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当全军安顿后,燕军逼近的消息便传了过来。为了增加决战的胜算,景隆听取了参军高巍的建议,命都督佥事陈晖率领一万多京卫精骑,在外充作游骑,截击燕军。李景隆希望这一万骑兵能够大大消耗燕军力气,从而让他的南军主力能够占据更大优势,一战击垮燕军。

    陈晖受命出征,带着这一万人马在外晃荡了两日,却一直没碰见燕军,直到今日凌晨。当时燕军渡过白河,向西逼近;正巧陈晖也率军东渡,两军相隔不过十里。只是当时天黑如漆,雾色又浓,两军哨骑竟都没发现对方。直到燕军大队过去,陈晖抓到两个掉队的小卒,方得知自己竟跑到了燕军后面。得知消息后,陈晖马上回师,一路猛追过来,终于在两军决战的前夕赶回到白河附近。

    得知军情后,朱棣的脸色顿时凝重起来。这骑兵的突然出现,大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放任不理自是不行的,可此时与燕军即将与南军开战,若分兵回击,必削己方之势,进而会对朱棣预定的破敌方略造成巨大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