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10)
华族与夷族
来自北方的烦恼·汉奸始祖中行说
中原的农耕文明在与周边的游牧文明一直冲突不断。地处中原的政治家更是提出“德以柔中国,刑以威四夷”的方针政策。但这一方针政策实施的前提在于中原地区不但文化先进而且武力也要强大。汉帝国则不然,虽然自负“代表最先进的文化发展方向”,但武力实在不敢让人恭维。和亲政策虽然能暂时缓解边疆局势,但匈奴人说单方面撕毁合同就撕毁,他们来时一阵风,去时一阵风,汉帝国对他们真是无可奈何。
刘邦白登被困,吕雉受辱,成了帝国精英们越不过的心理障碍。这种局面在贾谊看来,无疑是首足颠倒。匈奴人口只相当于帝国一个郡的人口,却把大汉帝国折腾得举国胆寒。贾谊奉劝刘恒不要天天忙着打猎,要把武力放在对付匈奴。他知道帝国不是没用过武力,但败多胜少。有鉴于此,贾谊提出了“三表”、“五饵”战略。
“三表”就是信、爱、好。信就是对匈奴人讲诚信;爱就是爱匈奴人;好就是喜好匈奴人的技艺。这与贾谊以往的观念相悖,但贾谊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认为即便匈奴的文化落后,我们也不要抵制匈奴人,而是尊重他,平等地对待匈奴人,让匈奴人对汉帝国产生信任感。
“五饵”属于具体的战略实施,说白了五饵就是五个诱饵,通过“糖衣炮弹”对耳、目、口、腹、心的猛烈攻击使匈奴人开始腐化,达到对汉帝国文化的认可。贾谊的战略意图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匈奴人进行文化方面的渗透,最终目的是同化匈奴人。贾谊太了解人性了,他不搞吹牛式的宣传,而是靠物质鼓励、提高待遇与音乐熏陶,在吃吃喝喝中达到征服一个野蛮民族的目的。后来的少数民族,如满族,不是被动地吃吃喝喝,而是主动地接受“糖衣炮弹”,最终留下的只有“旗袍”,这个民族彻底消失在汉民族的汪洋大海之中。
贾谊的战略可行,当时匈奴已经出现了“汉流”,人们喜欢汉帝国的华丽服装,生活上以汉帝国为标榜。但此潮流很快被遏制了,做这件事情的倒不是匈奴人,而是享有相当知名度的“汉奸始祖”中行说。
公元前174年(汉文帝前元六年),又一次和亲开始,汉政府委派宦官中行说去辅佐公主,中行说不愿意。按理此事牵扯汉匈关系的好坏,人家不愿意去就不该强迫。中行说警告政府,如果执意让他去的话,将给汉帝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大家以为这小子在说气话,也没理他。没想到中行说到了匈奴就开始实施对汉帝国的敌视政策。
中行说认为,匈奴之所以强大在于生活习俗有别于中原。匈奴若改变原有风俗效仿汉帝国,汉帝国只要拿出不到十分之二的资源就可以征服整个匈奴。为此他还作了个小小实验,证明汉服不如匈奴服装结实。在有效抵制“汉流”的同时,中行说又把汉帝国的管理学传给匈奴,教他们分条记事,核算记录人口和牲畜的数目。
在外交书信方面,中行说也开始打击汉帝国的尊大地位。汉政府给单于的书信,写在一尺一寸的木札上,辞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史记·匈奴列传》)中行说就让单于用一尺二寸的木札写信给汉皇帝,并且把印章和封泥的尺寸都加大,倨傲其辞曰:“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史记·匈奴列传》)。这让汉帝国很没面子。在到底谁的文化更优秀的争论中,也足以引起我们的一些思考。
汉使者:匈奴风俗轻视老年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