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氓与贵族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八章 良知与正义苍生与鬼神(7)(2/2)

    以民为本起码要让国民过上幸福生活,而不是没事“忆苦思甜”。既然是农业社会,民本思想在物质上的保障就是以农为本。贾谊认为工商业的迅猛发展会占去大量的农耕劳动力;会使社会产生不良的浮躁气氛,习俗礼制都将受到挑战,奢侈浪费之风随之兴起。贾谊倡导“男耕女织”的农业经济。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大前提下,最值得关注的便是国家粮食储备,否则自然灾害、战乱一旦出现,社会将面临无法收拾的乱局。他引用管子的话“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说明粮食储备对国民的重要性。农业如此重要,这就要求执政者爱惜民力,不占农时,力行节俭,减轻赋税,达到藏富于民。对贾谊提出的重农政策,刘恒很赞同。

    贾谊始终认为任何制度的制定都要以国家稳定和国民福祉为前提。他坚决反对国家允许私人铸钱的货币政策。汉帝国沿袭秦制,其货币分为黄金和铜钱两种。“黄金以镒为名,上币;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在帝国初年,刘邦领导的中央政府认为秦帝国的钱币太重,便允许民间铸钱,所铸之钱比秦半两又轻又小,形似榆荚,故又名“荚钱”。这些荚钱通常只有秦钱的四分之一,即重三铢左右。从地下出土的汉初钱币来看,大部分都不足三铢,但其钱文仍为“半两”。货币因重量减轻而贬值,而缺乏必要的货币管理加速了通货膨胀。物价飞涨,米价涨至一石万钱,而马价也涨到一匹百金。

    为了摆脱困境,吕雉在其执政期间搞过两次货币改革,先是铸行八铢钱,增加钱的重量,规定为八铢,比“荚钱”的重量增加了近两倍,但仍未达到秦半两的重量。禁止民间私铸,政府垄断铸币权。后又行五分钱,这次改革主要是减轻铸币的重量,改铸的“五分钱”只有秦半两的五分之一,实重约24 铢。政府依然垄断铸币权,但改革顺应了社会上轻钱流行这一事实。

    到了刘恒执政初年,为了解决货币问题,于公元前175年(汉文帝前元五年)废除盗铸钱令听凭民间铸钱。铸造的四铢钱还是称为“半两”,钱比以往重了不少。这意味着在是否国家垄断货币上,汉政府放弃国家垄断。即便是今天,我们也会惊讶于汉政府的货币政策。按理这必将给货币流通带来更大的混乱。各个地方使用不同的铸钱,轻重不同,相互折算繁琐,铸钱者为图暴利,往往在铸钱时混入铅、铁等贱金属。货币政策的出台似乎没有解决目前混乱的局面。

    贾谊认为国家应该实施货币垄断,但他反对政府运用强制力管制,如果政府过于干涉的话,反而更会使民众铤而走险,此举对国家的稳定不利。要彻底解决问题就需要从源头切断,即国家垄断铜矿的开采权,进而控制货币流通,平抑物价,民众也会信赖国家的统一货币。贾山也反对中央的货币政策,他认为钱本身没有价值,但可以使人富贵,而富贵是皇帝的专利。贾山的建议没水准,和他的《至言》没法比。《至言》借秦为喻,言治乱之道,言辞激切,气势不凡。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