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俗语谚语(3)
8月28日,李鸿章乘坐的“圣路易号”邮轮抵达纽约港,《纽约时报》说,有50万纽约客在第五大道和中央公园等处,夹道欢迎和观看李鸿章乘坐的四轮马车。这次从美国回来的李鸿章,带回了一根很名贵的手杖。在家中,“常自持一手杖,顷刻不释,或饮食作字,则置之座侧,爱护如至宝。”这根拐杖上面有一颗“大愈拇指”的钻石,周围还镶一连串的小钻石,“晶光璀灿,闪闪耀人目。通体装饰,皆极美丽精致。……值十数万金。”这根手杖本是美国前总统格兰特退休的时候,国会表彰他在“南北战争”中的功绩,而赠送给他的纪念礼物。1879年5月23日,格拉特总统环球旅行时,在天津会晤了李鸿章,李鸿章曾见过,表示很喜欢。当时格兰特说:国会礼物,不便随意赠人。然而,1896年8月31日,李鸿章在纽约访问期间拜谒格兰特陵墓的时候,总统遗孀朱丽叶将此手杖作为国礼赠送给了他。回国后,李鸿章常感慨:还是美国人够朋友。这成为李鸿章外交史上的佳话!
“吃醋”本是褒义词:
房玄龄原配不肯受辱饮“毒酒”
吃醋特指男女关系上的嫉妒之心,科学上讲是一种正常的心理反应,是爱和关心的表现,潜意识里则是对感情专属和害怕失去的一种保护。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吃醋心理(妒忌),而不是现有理论认为的两岁后才会有所显露。婴儿“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的形成有关,是感觉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作出的反应。这项研究表明,新生儿到3个月大时已对周围的人产生意识。这证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受某些动机和目的影响的。而“吃醋”的故事的起源,就是起自一则有着良好目的的、美好的婚姻关系中的一则故事。
相传有一次,唐太宗为了犒劳大臣,要为一直实行一夫一妻的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小妾,房的妻子听到后,绝不同意。太宗无奈,就心生一计,令房玄龄的夫人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十分刚烈,宁死不退步。于是毅然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当房夫人含泪喝完后,才发现杯中不是毒酒,而是一杯醋。后来李世民说:“朕尚怕见她,何况房玄龄呢!”从此人们便把“嫉妒”和“吃醋”联系起来,“吃醋”便成了嫉妒的比喻语。
何以房夫人如此刚烈,据《新唐书?列女传》称,房玄龄夫妻俩十分恩爱。早年房得过重病,说:“我怕是好不了了,你还年轻,以后另组家庭吧!”卢氏哭着一咬牙把一只眼弄瞎,借以表达从一而终的决心。房玄龄不久病却好了,最终两人相濡以沫,白头偕老。
后来我国著名文学家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三十一回中又把“妒嫉”与“醋意”联在了一起。原文是这样写的:“袭人听了这话……,少不得自己忍了性子道:‘妹妹,你出去逛逛,原是我们的不是。’晴雯听她说‘我们’,自然是她和宝玉了,不觉又添了醋意……”经曹先生这么一写,对醋的含义又更加生动了,“因嫉妒而感到心酸。”
现代的人们又把爱流露出醋意的人称为醋缸、醋钵儿、醋罐子、醋坛子或醋瓶子。清代章回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七回有这么一段话:“切切莫被那卖甜酱、高醋的过逾赚了你的钱去,你受一个嫉妒的病儿,博一个‘醋娘子’的美号。”
一推一敲皆学问:
“推敲”一词反映了贾岛的严谨精神
唐诗在创作过程中,有一派叫苦吟派。苦吟是指在诗歌创作中采取极度严谨认真的态度,对每个词句都反复推敲,以求能获得更好的意境表达心迹,创造出更好的作品。唐代诗风盛行,佛风亦盛,苦吟诗人大都曾与僧禅交往,诗作中也常怀不凡的哲理和意境。他们殚精竭虑地构思,苦心竭智地思考,以“苦吟”为乐。自谓“一日不作诗,心源如废井”。所以时人对他们有这样的描述:“时见街中骑瘦马,低头只是为诗篇。”“到晓改诗句,四邻嫌苦吟。”
唐冯贽《云仙杂记?苦吟》:“孟浩然眉毫尽落,裴祐袖手,衣袖至穿,王维至走入醋瓮,皆苦吟者也。”宋梅尧臣《还吴长文舍人诗卷》诗:“苦吟三十年,所获唯巾帼。”清洪亮吉《北江诗话》卷二:“可见天地间景物无所不有,苦吟者亦描写不尽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