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原来这么八卦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七篇 官衔职务(8)
    第七篇 官衔职务(8)

    在秦统一中国之后,军官称“尉”见于史籍的有:国尉、太尉、将尉、军尉、都尉、郡尉、县尉、校尉、中尉、廷尉、亭尉等。从高级武官到下级武官,是有不同层次的。

    早在夏商周三代,天子、诸侯中便有上士、中士、下士的官名,职位在卿大夫之下。秦以后各朝皆袭用古制以上、中、下士为官职。士官名称沿用至今。现代军衔一般分为帅、将、校、尉、士官、士兵6等,上士,是多数国家军士军衔中的最高衔称。

    皇帝身边的机要文人:

    唐玄宗时选拔优秀文人称翰林

    “翰”原指长而坚硬的羽毛,后借指毛笔和文字、书信等。“翰林”之名汉代已有,最早见于汉代文学家扬雄的《长杨赋》,“聊因笔墨之成文章,故藉翰林以为主人”。指文学之林,是文翰荟萃所在。在《晋书?陆云传》中:“辞迈翰林,言敷其藻。”这里谓文翰荟萃之所,犹词坛文苑。唐代开始作为官及官署名,最初的性质是“天下以艺能技术见召者之所处也”。

    翰林又是我国古代官名,称翰林院。唐玄宗时,从文学侍从中选拔特别优秀人才,充任“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专掌由皇帝发出的命令,为皇帝参谋、撰文,并直接发出极端机密的文件,如任免宰相、宣布讨伐令、天下大赦等。由于翰林学士参与机要,掌有较大实权,因而历史上又称为“内相”,首席翰林学士称承旨。北宋前期的翰林学士,亦无秩品,元丰改制后,翰林学士开始设为专职,成为正式官员,官从正三品。此时通称“翰林学士院”。明代时,翰林学士院正式定名为翰林院。翰林学士实权已相当于丞相,掌制诰、史册、文翰之事,并备皇帝咨询,翰林学士下设侍读学士、侍讲学士、修撰、编修、检讨等官。入文渊阁的翰林学士贵极人臣。清代沿用明代制度,设置翰林院,主管编修史书、起居注,为皇室解经讲史,以及充当科举考官等;其长官为掌院学士,从二品,设满、汉各一人。南书房行走及上书房行走例由翰林官当之。

    翰林院初始时是各种艺能之士供职的机构,由唐玄宗将其演变为草拟机密诏制的重要机构,任职者称为待诏。起草诏制在唐以前本是中书舍人的专职,但唐玄宗感到中书舍人草拟诏制的制度难以保守机密和应付急需,于是挑选擅长文学的亲信官员充翰林院待诏,以备起草急诏,有时也撰写些诗文。玄宗开元二十六年(738),建翰林学士院,居住在此的称翰林学士。初置时无员额,不久便依照中书舍人之例,仅设学士六人,资历尤深者一人称为承旨。安史之乱以后,翰林学士地位愈来愈重要,以至于分割了宰相之权。至唐宪宗以后,翰林学士承旨往往能晋升为宰相。翰林学士院与中书舍人院有什么分别呢?学士所起草的是任免将相大臣、宣布大赦、号令征伐等有关军国大事的诏制,称为内制;中书舍人所起草的则是一般臣僚的任免以及例行的文告,称为外制。

    中国古代的翰林,充任者多是精通经史、饱读诗书之士,是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为人熟知的历代名流如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轼、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明初的宋濂、方孝孺,晚清的曾国藩、李鸿章等等,皆是翰林中人。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