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 后sars时代 这是一个命题(6)
中国缺乏公共卫生体系的专业化
deepak bhattasali: 令我们感到需要关注的,倒是中国经济政策之外的其他政策。
中国的医疗特别是农村医疗、疾病监控预防体系,要有所加强;地方政府间的财务管理及协调、地方政府独立解决重大应急事件的能力要加强;信息、数据的统计,公开,透明,及时上则是有大教训的。
kerstin leither(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在中国看不到公众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是令人吃惊的。
许多人都提到sars疫情在中国造成的恐惧,但为什么出现恐惧,其深层次的原因在哪里,值得研究。
我们看到,在中国缺乏公众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公共卫生管理只请医生来做是不行的,因为他们缺乏管理水平;而有公众管理背景的人,他们又缺乏医疗知识。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忽视公共健康卫生体系的健全,对经济的影响是巨大而长远的。所以,目前要尽快恢复公众对健康体系的信心,只有建立了信心,才能确保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并且保证每个患者都能获得治疗机会,并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延误。只有当我们控制了sars之后,我们才能做其他事务。
另一方面,我们发现,中国在世界各国提出的千年发展宣言中,五项承诺有三项仍处于落后水平,一是母亲健康,二是艾滋病防治,三是饮用水。中国的有关政策和计划,都还没有采取相关措施,这对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是有害的。中国家庭健康体系中,还没有建立责任体系,相关的保险体系也没有建立,这些对控制流行病特别是传染病,是有阻碍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