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谋子司马懿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敌不动我不动,积蓄力量后发制人(2)
    敌不动我不动,积蓄力量后发制人(2)

    如此而已。

    反观曹爽,则吸取了他父亲的教训,避开秋季可能到来的大霖雨,改在春季出发。他还发动了关中、陇西的羌、氐部族运输兵粮,从而省去了魏军的劳役。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志在必得!

    名将曹真之子曹爽,能否打好这场战,一举击败蜀汉与司马懿两个超级对手?

    天下拭目以待。

    只有内行才能看出来:曹爽的军队貌似强大无比,实则不安定因素实在太多。

    头一个不安定因素是关中兵。伐蜀大军的主力是关中兵,关中兵现在名义上的统帅是夏侯玄,但实则夏侯玄到任没几个月,板凳还没坐热。在陇西、关中混迹数十年的郭淮,才是他们真正的主心骨。

    郭淮是司马懿的旧部。在对诸葛亮的抗战中,司马懿最信任郭淮,而郭淮也对司马懿佩服得五体投地。郭淮不是一介武夫,他智勇双全,完全明白曹爽策划的这场伐蜀之役的政治意义。但是由于司马懿的二公子司马昭也在军中,所以他暂时还不清楚老上司司马懿对于此战的态度,只好采取观望态度。

    第二个不安定因素,是带兵主帅。曹爽集团此次出征的人员有曹爽、夏侯玄、邓飏、李胜。曹爽和夏侯玄虽然是名将之子,但之前并没有过任何领兵作战的军事经验。邓飏、李胜更是书生秀才,难以参赞军事。这样的将领,不遇到困难则罢,一旦战场形势突变或陷入僵局则必将不知所措。

    第三个不安定因素,就是曹爽自作聪明带上的司马昭。曹爽带司马昭的本意,是想减少朝中阻止用兵的阻力,且有借重司马氏威望以镇服军心的意思。但是司马昭何等能耐,岂是你曹爽能用的?司马昭一门心思琢磨着怎样实现父亲的意图,在曹爽军中大肆破坏。

    第一步,当然是找郭淮。

    司马昭秘密联系郭淮,透露了父亲的意思。郭淮对于老上司的话自然言听计从,立即受命而去。

    司马昭除了找郭淮,还找了曹爽的参军杨伟。找郭淮,是动之以情,找杨伟只能晓之以理。杨伟此人与司马懿政见相同,头脑很清醒,当年曹叡在位时曾多次劝谏皇帝不要大兴土木。司马昭对杨伟陈说不宜伐蜀的利害,杨伟也深以为然。

    司马昭一切办妥,便托属下给父亲时时送信,把军中的情况和自己搞的破坏,事无巨细汇报给司马懿。

    司马懿收到儿子来信,深感欣慰。现在需要他做的,就是坐等曹爽军队在汉中受挫。虽然世间已无诸葛亮,但蜀汉其他将领想必也不是省油的灯吧?

    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得到消息,决定支援前线。诸葛亮临终前指定的头号接班人蒋琬,正驻扎涪陵;刘禅便派出二号替补费祎,让他带领军队前往汉中支援。费祎领命,亲自点兵,整肃三军,正要出发,远远地一个老头儿喊:等等!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