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不是传说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七章 终点(18)(2/2)
    后世如唐朝著名的军事家李世民与李靖君臣,对诸葛亮军事才能的充分肯定,是有一定道理的。

    另外需要指出的一点是,战争并不必然导致人民生活的苦难,尤其是对外战争,统一战争。

    人口,在古代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据不完全统计(主要是因为乱世之中,逃亡人口和隶属于豪强地主的附籍人口很难统计),章武元年至蜀汉灭亡时,蜀汉人口四十年间增长了20%,户数增长了40%,遥遥领先于魏、吴两国。

    我们知道,人口的增长,具有滞后性特点,蜀汉后期人口统计数字的上升,必然离不开前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而前期治理内政的,正是诸葛亮,同一时期蜀汉还几次发动统一战争,却没有导致国内人民的生活艰难。

    相反,蜀汉后期由于政治,君主昏庸无能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员工也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混日子,朝廷没有人敢说真话,百姓生活困苦不堪(主闇而不知其过,臣下容身以求免罪,入其朝不闻正言,经其野民皆菜色),完全是一个亡国景象。

    在政治的国度,不论有没有庞大的军费开支,财政收入同样是不够用的——因为贪官污吏的是个无底洞,永远也不会有填满的那一天。即使军费开支省了下来,也肯定不会省到老百姓头上,而是省到了贪官污吏的口袋中。

    历史告诉我们,政治,失去民心,远远比对外战争可怕得多。

    蜀汉之亡,绝不是亡于北伐失败。

    君子之守

    当然,诸葛亮北伐成败,是刘备的身后事了。

    刘备托孤安排后事以后,病情不见好转,又给太子刘禅留下了一封遗诏。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刘备的遗诏,与曹操临终时的分香卖履一样,都是真性情的自然流露。无论是英雄还是奸雄,在临死的时候都是不需要伪装的,也没必要忽悠自己的儿子。为了更好地认识刘备,我们有必要将这份遗诏摘录如下:

    朕初疾但下痢耳,后转杂他病,殆不自济。人五十不称夭,年已六十有余,何所复恨,不复自伤,但以卿兄弟为念。射君(射援)到,说丞相叹卿智量,甚大增修,过于所望,审能如此,吾复何忧!勉之,勉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

    诏书中除了刘备看待死亡的坦然,最有名的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两句,这是刘备人生的经验总结,教育儿子怎样做人,乃至怎样做一个贤德的君主。

    但刘禅同志却让刘备深深地失望了。

    刘禅同志的问题不只是刘备已经看出的才能平平那么简单,他还在日后沾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亲小人远君子,任用宦官,不思进取,贪图享乐。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