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情系古城
    情系古城

    我们总喜欢在失去后才珍惜,没有人能够明白林徽因的那种痛,那种疼彻心扉、痛到绝望的痛,是多么的孤独、多么的悲凉。她用生命捍护心中的信仰,却不想,用尽一生,到最终抓到手的却是苍凉的无望。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这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古都,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解放军到来后的现状,让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十分欣慰,林徽因在给张兆和的信中说:“这里的气氛和城里完全两样,生活极为安定愉快。一群老朋友仍然照样的打法日子,老邓、应铨等就天天看字画,而且人人都是乐观的,怀着希望照样的工作。”他们很快便加入到了维护、建设新中国的洪流之中。

    梁思成召集了建筑系的部分教师和学生,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一本全国重要文物目录来,以方便解放军作战及接管时使用。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全国重要文物建筑简目》终于完成,在这本简目中,北平城、故宫、敦煌、云岗、龙门诸石窟、山东曲阜孔庙等一级古建筑,都被详细列出。忘了病痛的林徽因,也以欣逢盛世的喜悦投入到工作中,她对照书中的条目,一一详细地做了校注。

    1949年7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人民日报》刊登了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词谱的启示。经过一个多月的征选,国徽图案仍无结果。于是,筹委会便决定另请清华大学和中央美院的专家设计,其中清华大学设计组的工作由梁思成和林徽因负责。

    梁思成由于事务繁多,无暇顾及国徽设计的具体工作,他只负责领导和统筹,实际的设计任务基本上由林徽因和她的助手完成。林徽因主张,国徽应该放弃多色彩的图案结构,采用中国传统的金红两色,这两种吉庆之色,用于国徽的基本色,不仅富丽堂皇,而且醒目大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梁思成在给女儿的信中说:“技术工作全由妈妈负责指挥总其成,把你的妈妈忙得不可开交,我真是又心痛,又不过意,但是工作一步步的逼迫着向前来,紧张兴奋热烈至极。……妈妈瘦了许多,但精神极好。”

    1950年6月23日,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上,由梁思成林徽因主持设计的国徽顺利通过,被予以正式采纳。如此绚丽的成果,给她本就灿烂的人生更添一笔华彩,受邀列席大会的林徽因,感动得热泪盈眶。一个以艺术为生命的人,还有什么时刻比这个更激动呢?

    在那段忙碌的日子里,由于林徽因体力不支,国徽的设计就在他们的家里进行。那个时候,整个客厅到处都是各色各样的图纸和设计稿,五颜六色,蔚为壮观。林徽因和助手们连续数月,不分昼夜的艰辛努力,最终尘埃落定。9月20日,主席签署中央人民政府令,公布他们所设计的图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图案。

    随后不久,林徽因和梁思成分别被任命为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的委员和副主任,对城市规划和古城保护他们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但北京市市委领导以阻碍城市交通和发展为由,决定拆掉大城墙和城门楼。他们认为这些建筑是作为封建帝都的北京,为满足当时的需要而修建的,目前已不能满足一个现代化国家首都在功能上的要求。市委的另一个理由是,“领导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大城市,他说他希望从上看下去,到处都是烟囱。”

    这个决定,让深爱着北京城的林徽因、梁思成夫妇感到十分的震惊。他们坚决反对市委拆毁古城墙、城门和重要的古建筑的决定,并针对市委荒唐的理由一一进行了反驳。他们认为:“北京是个古代文化建筑集中的城市……北京应是个政治文化中心,风景优美,高度绿化,而北京的大批名胜古迹可以发展成为一个旅游城市。”在他们心中,北京是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和历史文化遗产中最珍贵的瑰宝,这是比什么都要宝贵的价值,后人要好好继承和保护好这份瑰丽的遗产。

    然而决策者偏偏执迷不悟,一位负责人在会上甚至还狠狠地警告大家:“谁要是再反对拆城墙,是党员就开除他的党籍。”林徽因绝望地问道:“为什么经历了几百年的战乱和沧桑,在解放前夕还能从炮口抢救出来的古城,反而在新中国的和平建设中要被毁弃呢?”国家文物局局长郑振择也痛心疾首地说:“推土机一动,我们祖宗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就此寿终正寝了。”

    然而,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奔走呼吁,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事情的发展远超出了他们的想象,在推土机和挖掘机的轰鸣中,古老的北京城轰然倒下了,漂亮的角楼消失了,美丽的护城河不见了,几千年的文化沉淀,在漫天飞扬的尘土中土崩瓦解。此后不久,全国各地大量的城墙和古建筑也随之灰飞烟灭。

    小诗(其一)

    感谢生命的讽刺嘲弄着我,

    会唱的喉咙哑成了无言的歌。

    一片轻纱似的情绪,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