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生三世 犹忆当时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山谷绝响(1)
    山谷绝响(1)

    紫色的山川锦绣连绵,彤彤的红叶层林将燃。踏过一座小小的石桥,天空的云影投射在波心,恍惚中便潋滟成康桥的幻影,还有那个夏天,你我在香山荒烟蔓草中的曾经。思绪骤起的林徽因,又忍不住在回忆中沉沦。

    林徽因曾在一首小诗《莲灯》里写道:“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的捧出辉煌。”虽然身体纤弱,并且一直肺病缠身,但她绝不是“太太客厅”里只会高谈阔论的“林下美人”。林徽因的一生一直都奔赴在建设学业的路上,虽然她的一生走得短暂、匆忙,但她一直没有停止对建筑信仰的追求。

    从1931年到1937年,林徽因和梁思成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古建筑的考察中。他们一起考察了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省的大部分古建筑,并做了详细的调查和实测。夫妻二人并肩携手,不仅收集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而且也在餐风宿雨中,相扶相持,共同进步着。她既是他最好的妻子,亦是他最好的助手、伙伴。他们宛如一对并蒂的莲,绚丽在摇曳在乱世的风月中。

    彼时,梁思成、林徽因夫妇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京后,便受朱启钤邀请加盟了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林徽因任校理。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从实物调查入手,对古建筑进行测绘、制图、分析、鉴定等。

    中国营造学社原名中国营造学会,创始于1929年。它是一个私立机构,它的创建人朱启钤,更是一个具有强烈爱国心和民族气节的传奇式人物。朱启钤,字桂辛,号蠖园,祖籍贵州开州(贵州开阳),1872年11月12日,生于河南信阳。古建筑学家,工艺美术家。这个朱启钤是个有趣的人,他先是任晚清京师大学堂译书馆监督,又任赵秉钧内阁交通部总长,袁氏当国后,再任内务总长,新中国成立后,又任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

    朱启钤一生离奇曲折,几度宦海沉浮,但他不恋权贵,朗哲睿智。他“往来吴会,颇复与其邦贤士大夫游,益愤切,喜改革说”,他第一个提出“修旧如旧”的概念,也是第一个颁布“胜迹保护条例”者。即便后来他做到了国务总理,但仍以街头巷尾的老工匠、老师傅为友,他们的零闻片语,他都“宝若拱壁”,实在特别、有趣的很。

    早年因支持袁世凯称帝,朱启钤声誉不佳。后因“其才尚可用”,被特派南北议和总代表。就在这次谈判过南京时,他无意中获得宋代工部侍郎李诫的《营造法式》。朱启钤大为震惊,遂发起“营造学社”,并不惜耗尽毕生物力、财力,呕心沥血,乐此不疲。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