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之父曹云祥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已答之问题(19)
    已答之问题(19)

    所以我们象征学问为光明,无知为黑暗,但是学问真是一种光亮,可以给我们看得见吗?而无知真是黑暗吗?不,这不过是一种象征的语句而已。这些只是理解的情形,但是你要具体的表示出来,于是你就称学问为光明,而无知为黑暗。譬如你讲,“我的心中幽暗,现在成为光明的了”。

    因为所谓学识的光明与无知的黑暗,是理解的物体,不是可觉的物体,但是我们为表示明白起见,就不得不具体的说出来。

    显然的,所谓鸽子降到基督身上,这个鸽子不是一个实在的鸽子,是一种圣灵的情形,但是为使人懂解起见,就借一种实物形态表明出来。如此《旧约》内讲,上帝降世,是同火柱一样,这也不是讲真的有一个火柱,不过是一种理解的物体,而具体的表明出来罢了。

    耶稣讲,“父在子里面,子在父里面”。耶稣真是在上帝的肚子内,或上帝真是在耶稣的肚子内吗!决不是如此,反之,这是一种理解的情形,而用具体的口语表示出来。

    现在我们要明了博氏所讲的话的解释,他讲:“呵,皇帝,我是同常人一样,也是日食三餐,夜眠七尺;最光荣者的仁风从我吹过,教给我先前一切的学问。这封信不是由我写的,是由上帝写的。”这是显示的情形,不是可觉的,是理解的物体,没有过去、现在与将来的分别;这是一种解释,一种比喻,一种象征,不能照字义解释,这种情形不是常人所能领会的。睡与醒是两种情形,睡是休息的状态,醒是活动的状态,睡的时候没有声音,醒的时候人就谈笑,睡是神秘的,醒是清楚的。

    譬如波斯话有所谓大地是睡了,春天一到,就醒了;或大地是死了,春天一到,就复活了,这种语句都是象征的比喻,玄妙的语句。

    简单讲起来,圣灵的显示从来是,也永会是光明灿烂的物体,在其实质上永不会有变更的。在未曾宣布他们的显示之前,他是静默的,就像睡着了一样,但是在显示之后,他们就说话了,而成为光明的了,正像一个醒了的人。

    第十七章 耶稣之诞生(the birth of christ)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