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权之道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和珅:逢迎有术,平步青云(6)
    和珅:逢迎有术,平步青云(6)

    乾隆帝听后,也觉得不无道理,想必是那些地方官,欺他年轻,捉弄了他,他又初次办案,被人蒙蔽也是有的,既是无心犯过,就不能完全怪罪他了。这么大的一桩案件,就被和珅三言两语推了个干净。

    每当和珅被皇上斥责的时候,他总能找到很好的理由为自己开脱,这不能不说是和珅的本事。户部司务安明,处心积虑地巴结讨好和珅,可是他做官心切,竟然把父亲故去的消息隐瞒不报。户部尚书知道后,就写成文书弹劾安明,同时也弹劾和珅,说和珅竟然没有发现安明的不孝之罪,还保荐安明做官,犯有失察的责任。和珅得到爪牙的密报后,连夜赶写了参奏安明的奏折,第二天,气定神闲地上朝去了。户部尚书在朝堂呈递了奏折,向乾隆帝奏明这件事,乾隆帝质问和珅,只见和珅不慌不忙地跪下说道:“启奏皇上,确有此事。奴才早已写好了请罪的奏折,不料,户部尚书已先奴才一步向皇上禀明了,请皇上治奴才不查之罪。”说完,从怀中掏出了写好的奏折。乾隆帝一看,以为和珅此前确实是不知实情,而是秉公办事,如果要怪罪的话,只能怪安明为人奸诈,而和珅知过即改,勇气可嘉,忠心可鉴,这样,乾隆帝心里的天平又不知不觉地向他这边倾斜,众大臣们再申辩什么,乾隆帝也听不进去了,最后乾隆帝说:“这件事就不用再争了,和珅应该是受到了安明的蒙蔽。如果他是有心庇护安明,又怎么能主动参奏他呢?而且他的奏折是和你们同时呈上的,绝不是为了推卸责任、事后所为。当然,和珅失察,是他的过失,罚他降二级留用即可。”后来,安明被凌迟处死,而和珅只受到了降二级的处罚。然而,因为这件事,乾隆帝对他更恩宠有加了。

    和珅还善于抢在乾隆帝正式发难之前,先给他造成一种与己无关的假象,要么自己早就发现了别人举报的案件,要么自己就是被人蒙在鼓里,总之是“人不知而不罪”,这样,重大的责任就可以推脱干净了。剩下的类似不察之罪的小过失则不妨应承下来,不但不会有什么损失,反而能给乾隆帝留下一个敢于承担责任的好印象,于是,乾隆皇帝心中无论何时总是偏袒和珅,别人在他面前告和珅的状,他的第一反应是和珅遭人嫉妒,等到和珅稍加辩解,就立刻觉得他说得有理有据,合情合理,对他的话马上深信不疑。纵使铁证如山,乾隆帝的想法也很难改变了,这种情形,在乾隆帝处理和珅管家刘全一案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和珅的管家刘全,跟随和珅多年,主仆臭味相投,通过各种途径,积攒了大笔财富,不免奢侈起来,他家中建造的房子,出入所用的车马,远远超出一个管家所应有。这些,引起了御史曹锡宝的注意,他经过一番调查,向乾隆帝呈递了一份奏折,弹劾刘全用度逾制,想通过这件事扳倒和珅。和珅很快地从曹锡宝的同乡吴省钦那里得到消息,即刻命刘全火速回家,拆掉逾制的房屋,毁掉不应配置的车马,隐藏不应有的财物,然后,他便给乾隆帝上了一道奏折,说他自己虽然平素多有过失,对待家人却向来十分严厉,家人常因生活过于俭朴暗地里埋怨他,却从没出现过过于奢侈之事,当得知曹锡宝弹劾刘全的事,非常气愤,马上拷问刘全,刘全否认有这些不轨之举,如果刘全即使果真如曹锡宝所言,也是背着他做的,他对刘全的所作所为并不清楚。这样,一方面把他自己开脱出来,另一方面,也为开脱刘全做好了铺垫,乾隆帝听了和珅的话,马上就信以为真,对于曹锡宝的奏折也就不理了。

    后来,和珅公报私仇,倒打一耙,向乾隆帝上奏,称曹锡宝诬告,革职查办。乾隆帝马上裁决道:“曹锡宝未察虚实,以书生拘迂之见,证为正言陈奏,姑宽其罚,改革职留任。”就这样,在能言善辩的和珅面前,乾隆帝失去了一个名君明察秋毫的风范,往往因为和珅的辩解而是非不明,不辨黑白。

    固权之策:广结广交,网罗天下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