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旋律亨德尔巴赫画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巴赫画传 第五章(2)(2/2)

    最后,巴赫离开了托马斯学校,他多年来苦心经营的教堂音乐创作工作遭到了彻底摧毁。耐人寻味的是,埃内斯蒂虽然能把巴赫赶走,却无法把学校里众多的音乐爱好者赶走,为了安抚他们,他不得不再另聘一位音乐教员。

    为了讨回公道,巴赫写信向上投诉,令人失望的是,他一直等了两年,市议会都迟迟不肯表态。

    巴赫并没有无所事事。前来请教学习的人们络绎不绝,巴赫忙于接待,根本无法闲下来。至于城市中的各项活动,他仍然没有放弃,他像以往那样,每当哪里死了人,他就带着他的唱诗班走在送葬队伍的最前列。

    1736年9月,巴赫再次上书萨克森选帝侯奥古斯特三世,请求委任他为宫廷乐队乐长。也许是巴赫献上的康塔塔作品打动了奥古斯特三世,这一次奥古斯特三世答应了他的请求。11月19日,巴赫被正式任命为波兰国王和萨克森选帝侯宫廷作曲家——虽然这只是一个挂名的头衔。这一任命使巴赫和校长的矛盾终于告一段落。不过埃内斯蒂反对音乐的观点一直不肯改变。

    在工作频频受挫的同时,巴赫的家庭生活也遭受了一连串沉重打击。他的第三个儿子伯恩哈特死了,另一个儿子海因里希又因病而成了白痴。

    在这极端的苦难中,不离不弃每天深夜陪伴巴赫的是他1733年买的一套《圣经》,这套《圣经》是马丁·路德翻译、亚伯拉罕·卡洛夫注释的,分为厚厚的三大本。在书页上,巴赫密密麻麻地加满了批注。这些批注,是巴赫用另一种语言写成的音乐,所有音乐的主题只有一个,那就是 “s.g.d ”。

    在巴赫所有的重要乐谱里,都可以看到“s.g.d ”三个字,这三个字母是“荣耀独归上帝”一语的缩写。

    28. 从未成为时尚的巴赫过时了?

    “s.g.d ”(荣耀独归上帝)不仅写在了巴赫的乐谱中,也写在了他的心坎上。在巴赫看来,上帝不是一种宗教,一种传统,一种文化,一种观念,一种情绪,而是一种不可离弃的、活生生的事实。上帝创造一切环境,上帝又超越一切环境。天地万物和整个人类都是上帝创造的,一切都在上帝的光辉沐浴之下。而音乐则是“天堂的奇迹”,它是通向天国、与上帝对话的通道。作为音乐家,他的使命不应该只是抒发人的情感,更应该是通过“椅的理性的方式”让人认识上帝的存在,歌颂上帝永恒的创造、和谐的秩序和伟大的救赎。虽然巴赫不同阶段的创作侧重点有所不同,不同时代甚至具有某种矛盾性,但是总的看来,即使写最世俗化作品时,他也不曾完全放弃这一原则。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