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巴赫猜想第一人 陈景润
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 邓小平
六平方米的小屋,一盏昏暗的煤油灯,一副床板,一支笔和几麻袋的草稿纸与“哥德巴赫猜想”(1+1),怎么看起来也不会相称,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陈景润攻克了这道世界著名数学难题中的(1+2)论证,创造了距摘取这颗皇冠上的明珠只是一步之遥的辉煌。
童年时候的陈景瑞饱受了战争的磨难,17岁的时候他抱着对数学的热爱和兴趣报考了厦门大学数学系。1953年毕业后做了一段时间中学数学教师,后又调回厦门大学图书馆任资料员,从此开始了他数学研究的生涯。
陈景润对数学论有浓厚的兴趣,他利用图书馆阅读了大量的数学理论书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系统地钻研了华罗庚的理论专著。这为他后来的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为了能直接阅读第一手资料和了解最新信息,在继续学习英语的同时又攻读了六门外语。
在图书馆的知识积累,使他在数学研究得心应手。在50年代中后期,陈景润对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和华林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指出了他们观点中的不足并做出了重要的改进。
1956年,华罗庚注意到陈景润对塔里问题的一个改进结果,有很强的学术价值,推荐他进入了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先后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和研究员。随着数论研究的深入,他逐渐对世界最著名的难题“哥德巴赫猜想”产生了兴趣,并下决心要摘下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