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神话诞生(10)
在销售收入增长的同时,华为的财务成本、市场成本、服务成本、管理以及人力成本等各类成本也快速上升。华为的文化历来只计成功不计成本,人均期间费用甚至比很多西方公司都高,出差住五星级酒店,一顿饭上万元,人均移动电话费、差旅费、办公费等指标都居高不下。以前这些高昂的费用都被更高的边际利润掩盖了,而今后这种局面将一去不复返。
随着海外市场的拓展,华为的成本正在快速地向对手看齐,在诸多方面不再具备成本优势。例如,国内做服务的学历低,但在海外做服务的一般需要于研发人员同样的学历和丰富经验;国内企业对质量的要求也不如海外,国际一流运营商的严格要求将导致更高的成本。华为在知识产权方面付出的成本比西方公司更高,虽然华为的研发人力成本较低,但是由于大部分产品的研发都要从原始阶段从头开始,研发效率较低,导致产品的总体成本反而较高。在海外华为没有规模优势,采购成本处于劣势;价格处于劣势;聘西方员工人力成本只高不低;设备要从遥远的国内空运,运费高昂。
竞争对手普遍注意到这个趋势,也都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阿尔卡特-朗讯通过向低成本国家转移生产和低成本架构等措施,使接入和光网络设备成本在两年内下降了60%。2007年业绩不佳的爱立信在华为的价格战面前也以牙还牙,把设备价格降下来,把服务收入提升上去,与华为展开近战。
目前,华为的竞争优势主要还是依靠相对低廉的研发费用,这是华为以小搏大的核心优势。但是,随着华为国际收入比例的增大,很多国际运作的成本都在逐渐显现出来,华为必须认真考虑成本失控的风险。
华为与国外大公司最根本的差距就是人均效率。1990年代末,华为与爱立信、思科、ibm等公司的人均效率差距是1:8.8,这个差距一度缩小为1:2.6左右。由于大量增加的新员工,造成华为的人均效率出现了负增长,与业内先进公司的差距又进一步拉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