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神话诞生(2)
从英国电信到沃达丰,华为与这些一流运营商开始真正携手共舞,不仅被列入核心供应商名单当中,而且已经开始获得实质性的订单了,这意味着其在欧洲市场已经真正被主流市场所接受。2007年华为终于拿到了德国运营商t-mobile 与o2的订单。当年华为进入西欧市场的落脚点就是德国,但市场却一直攻不下来。其中o2的9000个g基站也是华为第一次在g的起源地西欧拿到g订单,华为在欧洲已经实现全面突破。在南美,华为推行的网络专家认证影响力已经不亚于思科的互联网专家认证。
对于美国这个超级科技大国市场,华为更是久有染指之心。早在1993年,华为就在硅谷建立了芯片研究所。1999年,他们在美国的通讯走廊达拉斯开设研究所,专门针对美国市场开发产品。2002年6月4日,华为在美国得克萨斯州成立全资子公司,向当地企业销售宽带和数据产品。然而,华为的科技优势以及低价策略手段在北美市场却一直不大见效。
低成本的高端产品核心技术,是华为冲击欧美高端市场的绝招,2003年1月思科状告华为一案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思科已战胜了三代竞争对手:第一代是3com;第二代是康柏、惠普、dec;第三代则是电信巨人朗讯、北电、西门子、阿尔卡特等。2002年,思科ceo钱伯斯称华为是思科全球范围内的第四代对手。感受到威胁的思科成立了“打击华为”团队,将华为列为阶段性竞争对手,对华为的营销策略和产品进行详细分析。尽管华为的路由器在美国只卖了18台,但是思科终于大动干戈,把华为告上了法庭。
面对诉讼华为改变策略,与北美电信制造商3com公司合作成立了华三公司,华为占有51%的股份,期望通过这种方式渗透进入北美市场。但华三并没有给华为带来预期的成绩,北美运营商更加看重品牌的力量以及与设备商既往的合作历史。而显然,3com在该方面并没有弥补华为的短板。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