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左,西医在右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章 儿童肾结石,帮凶都有谁
    自从去年的三聚氰胺事件后,几乎每个人都会“谈奶事变”。三聚氰胺存在牛奶中,使习惯喝牛奶的儿童有不少都得了肾结石,自此有不少矛头都把肾结石指向了三聚氰胺。其实,除了三聚氰胺外,真正让儿童得肾结石的还另有帮凶,至于帮凶是谁呢?接下来让我为你揭晓。

    一、为什么会有肾结石?

    由于“三聚氰胺”的事件发生后,肾结石,尤其是儿童肾结石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大家都在研究儿童肾结石形成的具体原因。经过研究得出儿童肾结石的主要帮凶就是饮食习惯,主要原因就是儿童对盐、糖、蛋白或者脂肪摄入过量。比如对盐摄入的大量,而却没有喝入足够的水,使排尿减少,尿内结石物质易产生结晶核,从而形成结石这样就为肾结石形成创造了条件,提高了肾结石的风险。

    脂肪摄取太多。各种动物的肉类,尤其是肥猪肉,都是脂肪多的食品。脂肪摄入过多,会减少肠道中可结合的钙,因而引起对草酸盐的吸收增多,如果一旦出现排泄功能故障,如出汗多、喝水少,尿量少,肾结石很可能就在这种情况下形成。

    糖分摄入过多。糖是人体的重要养分,要经常适量增补,但一下子增加太多,尤其是乳糖,也会使结石形成创造条件。专家们发现:不论正常人或结石病人,在食用100克蔗糖后,过2小时去检查他们的尿,发现尿中的钙和草酸浓度均上升,若是服用乳糖,它更能促进钙的吸收,更可能导致草酸钙在体内的积存而形成尿结石。

    蛋白质过量。对肾结石成分进行化验分析,发现结石中的草酸钙占875%。这么大比重的草酸钙的来源就是因为蛋白质里除含有草酸的原料——甘氨酸、羟脯氨酸之外,蛋白质还能促进肠道功能对钙的吸收。如果经常过量食用高蛋白质的食物,便使肾脏和尿中的钙、草酸、尿酸的成分普遍增高。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通过肾脏功能把多余的钙、草酸、尿酸排出体外,这样,得肾脏结石、输尿管结石症的条件就形成了。

    除了以上几方面,还有可能是体内草酸积存过多和嘌呤代谢失常。如果,一次过多地食用了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嘌呤的代谢又失常,草酸盐便在尿中沉积而形成尿结石。

    二、如何预防肾结石?

    首先要让儿童始终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例如良好的饮水习惯、均衡的饮食,避免经过加工的高盐分、高脂肪食品。此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具体措施来预防:

    让儿童每天喝入充足的水分,充足的水分对尿石有防治作用,也是最有效的预防措施。

    控制儿童对蛋白、糖、脂肪的摄入量,增加新鲜蔬菜和水果的食量。蔬菜和水果含有维生素b1及维生素,它们在体内的最后代谢产物是碱性的,尿酸在碱性尿内易于溶解,所以有利于治疗。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