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左,西医在右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三章 顺时养生,健康一生(2/2)
    夏天,要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劳作或奔走。居室内要通风,保持空气清新。使用空调降温时,勿使室内外温差太大,否则易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和干燥综合征。

    夏天应该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穿衣宜选择轻、薄的棉纺织品。

    秋天养生

    秋天是阴长阳消的时候,所以要养阴为主。秋天主收,万物收敛,肺气内应,养生应以养肺为主。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甘蔗、芝麻、梨、菠菜、豆浆、蜂蜜、藕等。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

    秋天阳气渐收,阴气慢慢增加,不适合吃太多阴寒食物。“菜最好过个火,烫一烫再吃。”尤其应避免瓜果,因为“秋瓜坏肚”,像是西瓜、香瓜易损脾胃阳气。不妨适量吃苹果、柿、柑桔、梨、葡萄和龙眼。

    秋天阴气增、阳气减,对应人体的阳气也随着内收,为了贮存体内阳气,要早睡早起。并在室内进行适当的运动,如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或瑜伽等。老年人多缓步走,年轻人可快步走,走到微喘或微微出汗。可增强心肺功能、调整气血。

    秋天,要多穿白色、亮度高的衣服,让心情更愉悦轻快,别人看起来也较有生气,不致死气沉沉。

    冬天养生

    冬天,大地收藏,万物皆伏,肾气内应而主藏,养生应以养肾为主,逆之则伤肾,春天会生痿病。

    冬季饮食养生的基本原则应该是以“藏热量”为主,因此,冬季可以多吃的食物有羊肉、狗肉、鹅肉、鸭肉、萝卜、核桃、栗子、白薯等。同时,还要遵循“少食咸,多食苦”的原则。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当咸味吃多了,就会使本来就偏亢的肾水更亢,从而使心阳的力量减弱。所以,应多食些苦味的食物,以助心阳。冬季饮食切忌粘硬、生冷食物,因为此类食物属“饮”,易使脾胃之阳气受损。

    冬天可多晒太阳以延长光照时间,调养情绪。

    冬天要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后最好(尤其对于老人而言)。冬季起居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穿衣要讲“衣服气候”,指衣服里层与皮肤间的温度应始终保持在32~33℃,这种理想的“衣服气候”,可缓冲外界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第二,要注重双脚的保暖。由于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少且慢,因此脚的皮温最低。中医认为,足部受寒,势必影响内脏,可引致腹泻、月经不调、*、腰腿痛等病症。第三,冬季定时开窗换气有利于身体健康。第四,蒙头睡觉不可取。冬天蒙头睡觉极宜造成缺氧而致胸闷气短。第五,夜间忌憋尿。由于冬夜较长,如果长时间憋尿,会使有毒物质积存而引起膀胱炎、尿道炎等。

    冬季多参与室外活动,使身体受到适当的寒冷刺激,可使心脏跳动加快,呼吸加深,体内新陈代谢加强,身体产生的热量增加,有益健康。

    三、一天中养生的最佳时间

    1漱口最佳时间:饭后3分钟是漱口、刷牙的最佳时间。因为这时,口腔的细菌开始分解食物残渣,其产生的酸性物质易腐蚀、溶解牙釉质,使牙齿受到损害。

    2饮茶的最佳时间:饮茶养生的最佳时间是用餐1小时后。不少人喜欢饭后马上饮热茶,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可与食物中的铁结合成不溶性的铁盐,干扰人体对铁的吸收,时间一长可诱发贫血。

    3喝牛奶的最佳时间:因牛奶含有丰富的钙,中老年人睡觉前饮用,可补偿夜间血钙的低落状态而保护骨骼。同时,牛奶有催眠作用。

    4吃水果的最佳时间:吃水果的最佳时间是饭前1小时。因为水果属生食,吃生食后再吃熟食,体内白细胞就不会增多,有利于保护人体免疫系统。

    5晒太阳的最佳时间:上午8时至10时和下午4时至7时,是晒太阳养生的最佳时间。此时日光以有益的紫外线光束为主,可使人体产生维生素,从而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抗痨和防止骨质疏松的能力,并减少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6美容的最佳时间:皮肤的新陈代谢在24点至次日凌晨6点最为旺盛,因此晚上睡前使用化妆品进行美容护肤效果最佳,能起到促进新陈代谢和保护皮肤健康的功效。

    7散步的最佳时间:饭后45分钟至60分钟,以每小时48公里的速度散步20分钟,热量消耗最大,最有利于减肥。如果在饭后两小时后再散步,效果会更好。

    8洗澡的最佳时间:每天晚上睡觉前来一个温水浴(35~45℃),能使全身的肌肉、关节松弛,血液循环加快,帮助你安然入睡。

    9睡眠的最佳时间:午睡最好从13点开始,这时人体感觉已下降,很容易入睡。晚上则以22点至点上床为佳,因为人的深睡时间在24点至次日凌晨3点,而人在睡后一个半小时即*深睡状态。

    10锻炼的最佳时间:傍晚锻炼最为有益。原因是:人类的体力发挥或身体的适应能力,均以下午或接近黄昏时分为最佳。此时,人的味觉、视觉、听觉等感觉最敏感,全身协调能力最强,尤其是心律与血压都较平稳,最适宜锻炼。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页 目 录 下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