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在左,西医在右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三章 顺时养生,健康一生
    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所以,近几年来兴起的一个名词,养生,相信大家都知道养生,但是具体养生是指什么呢?相信一时半会的也答不上来把?

    一、什么是养生

    养生是指保养、调养、颐养生命。即以调阴阳、和气血、保精神为原则,运用调神、导引吐纳、四时调摄、食养、药养、节欲、辟谷等多种方法,以期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养生的目的是延年益寿,康健无疾。顺时养生就是适应自然规律进行养生。人的生命活动是遵循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进行的,人体自身具有与自然变化规律基本上相适应的能力,如果人能掌握其规律,主动地采取各种养生措施适应其变化,就能避邪防病,保健延衰。

    二、一年四季的养生之法

    在顺时养生中最为典型的就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种“顺时摄养”的原则,就是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节律进行养生,从而使人体*活动与自然界变化的周期同步,保持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统一。

    四季养生的关键在于顺应阴阳气化。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天、地、人是一个整体,人与天、地是相应的。阴阳气化相应。所以,要顺应阴阳气化养生。那么,什么是阴阳?

    凡是向阳光的、外向的、明亮的、上升的、温热的、永恒运动的,都属于阳。

    凡是背阳光的、内守的、晦暗的、下降的、寒冷的、相对静止的,都属于阴。

    阴阳也就是日、月的运动。日、月运动产生阴阳,阴阳相互作用产生的气的变化叫阴阳气化。阴阳气化产生寒、热、温、凉四季变化及昼夜温差。

    比如,一天之中的子时(夜晚至1点)、一年之中的冬至是阴极;而一天之中的午时(11至13点)、一年之中的夏至是阳极。

    从中医上说,人的五脏和四季气化是完全相通的,具体是:

    春(风)气通于肝。

    夏(火)气通于心。

    长夏(湿)气通于脾。

    秋(燥)气通于肺。

    冬(寒)气通于肾。

    了解了阴阳气化,那一年四季应该怎么养生呢?

    春天养生

    春天养生应该以补阳为主,多吃能温补阳气的食物。比如韭菜、大蒜、葱等,因为在经历寒冬以后,人身体内的阳气损耗较多,所以应该适当补充。其次、宜多食甜,少吃酸。春季应该少吃含酸味的食物,多吃含甜味的食物,这样可以补益人体内的脾胃之气。大枣、甘薯、山药、大米等都是适合春季食用的食物。最后,应该宜多吃新鲜蔬菜。人们在经过冬季以后,普遍会出现维生素、无机盐以及微量元素摄入不足的情况,所以应该在春季多多补充新鲜蔬菜,菠菜、荠菜、莴笋等都是适合春季食用的蔬菜。

    夏天养生

    夏天是阳长阴消的极期,养生应以养心为主。夏季阳气盛而阴气衰,宜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宜多选择稀饭、馒头、面条、瘦肉、冬瓜、鸡蛋、新鲜蔬菜瓜果等。少食高糖、高盐、高脂食品。

    夏天气温高,应注意饮食卫生,防止食物中毒。夏季,出汗多,耗津液,应注意补充水分,可适当多吃西瓜,以消暑利尿、生津止渴;适量饮点啤酒,可以消暑利湿,切忌饮烈性白酒;多饮茶,以清暑利湿,提神助消化;多喝些绿豆汤、赤豆汤,以清热解暑、祛烦健脾。汗多时,适量饮些淡盐水,以补充水分和盐分。夏季冷饮品种较多,饮时不宜过,以免损伤脾胃。

    夏天,清晨空气新鲜,应该早睡早起,到室外适度活动,锻炼身体。

    夏天暑热外蒸,毛孔开张,机体容易感受风寒侵袭,所以不可夜宿露天,乘凉也重降温。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