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五章 波尔金诺的秋天(2/2)
    不料他们的父母又和好了,准备同意儿女的亲事。这一下反而让阿列克赛为难起来,他已舍不得那个在林中遇到的村姑小姐。他来到丽莎家,准备把事情和盘托出,表示不能娶丽莎,但是一进门便发现,村姑小姐就是丽莎。于是故事的结局也像《暴风雪》中一样,“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棺材匠》描写的则是另一种故事。棺材匠人由于职业的特点而形成了自私和孤僻的性格,他不由自主地希望病人快死,好让他的生意兴隆,以便用次木料代替好木料去做棺材,作者通过棺材匠宴请死人的情节,揶揄了市民自私、狭隘的心理。

    值得一提的是《驿站长》这个短篇小说。就外部情节而言,它与上述故事有相近之处,但就其所包含的思想来说,却更为丰富和深刻。作品通过一个小官员的悲剧,揭示出小人物脆弱的地位,展示出小人物心灵的颤动。

    俄罗斯某驿站的站长维林,是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他早年丧妻,惟一的安慰便是他的年轻而又漂亮的女儿冬尼娅。他们父女俩相依为命,热情照顾过路留宿的客人。一个冬天的晚上,站上来了一个“体格匀称,留着黑胡子的年轻的骠骑兵”,叫明斯基。他看中了驿站长的女儿,装病在站上住了两天,冬尼娅一直侍候着他。到第三天早上,当他离开驿站时,把冬尼娅拐跑了。驿站长气急成病。病愈后他从驿马使用证上查找到骑兵上尉明斯基的住址,便去彼得堡找女儿。头两次,在明斯基的住所都被赶了出来,没有见到冬尼娅。第三次,他设法找到了女儿的住处,冬尼娅一见到父亲,一声惊叫便昏倒在地,明斯基又把老人赶了出来。老人回来后,为女儿的命运忧伤不已,以至一蹶不振,郁郁而死。事实上,冬尼娅的情况和他父亲所担忧的恰恰相反,她并不是违反自己的心愿被骠骑兵拐走的。据马车夫说,虽然她哭了一路,可她却是“心甘情愿”去的。后来她成了明斯基的妻子,和他过着优裕的生活。

    老人去世后,冬尼娅带着孩子们给父亲上坟。

    小说充满了人道精神。十四等文官驿站长维林是作品的中心人物,是一个“小人物”,一个贵族的专横和暴虐的牺牲品。普希金以前,俄国文学中已有描写“小人物”的尝试,如卡拉姆津的《可怜的丽莎》。

    但只有普希金所描写的“小人物”才空前成功地达到了生活与艺术的高度真实性。普希金以同情的态度描写了驿站长的遭遇和他不堪一击的脆弱的社会地位,在读者心中激起了对“小人物”的人格和命运的真挚同情。

    在贵族主人公几乎占据了整个文学画廊的时候,普希金把“小人物”引进文学,并以肯定和同情的态度描写他,这样的描写促进了俄国文学的民主主义化,确立了俄国文学的社会性传统。如果没有《驿站长》的影响,就难以有果戈理的《外套》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穷人》这样的作品。

    此外,作品还具有另一种意义,即冬尼娅与明斯基的行为也都是根据心灵的直接要求而作出的,并不考虑理性和一般生活道德原则,作品对以真挚感情为基础的爱情是肯定的。正是基于这一点,作品的意义也就扩大了,它缓和了对明斯基的谴责。作品引起的是同情和叹息,而不是愤怒的抗议。

    《别尔金小说集》的创作,标志着普希金的艺术探索又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天地。如果说以往普希金还只是在诗歌的王国里独领风骚,那么他现在又在散文①的领海中扬帆起程了。

    ①此处的散文系指广义的散文。在欧洲,散文是指与诗歌相对的文学体裁,主要是指小说。

    从艺术上看,《别尔金小说集》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小型散文作品。

    普希金当时不愿意用真名发表这些作品,主要原因恐怕还是想避免引起文学界甚至是朋友们的惊异,但事实上,人们仅凭作品本身所显示出的种种迹象就猜出了作者。在这些作品中,普希金把平凡的事物提升到诗意的高度,结构单纯紧凑,无一点多余之处,情节发展一气呵成,语言朴素、明快,心理描写简洁而又传神。在叙事方式上,作者本人不出面,而是通过叙述中介人来讲述故事,这在俄罗斯文学中也是一种创造。总之,关于《别尔金小说集》,用列夫·托尔斯泰的话来说,它在各个方面都“值得每一个作家反复研究、学习”。

    普希金在波尔金诺所写的抒情诗,可以说是用韵文写成的私人日记。处在特定的心境之中,又置身于这样特殊的环境里,普希金的思绪万千,生与死,爱与恨,过去和未来,喜悦和忧虑,构成了普希金这个时期的抒情诗的主题。

    诗人想起了已经离开人世的过去的恋人,不免有些伤感:

    你离开了这异邦的土地,

    向祖国遥远的海岸驶去。

    在那永世难忘的悲伤时刻,

    我在你面前抑制不住地哭泣。……

    ……

    就在那个地方,

    天穹蔚蓝,一片光明,

    水中倒映着橄榄树影,

    你却长眠,一梦不醒。

    你的美貌,你的苦痛,

    全都消失在墓穴之中,

    连同那再会时的拥吻……

    可是我等着它——

    因为你曾经应允……

    他忆起了过去,又想到了未来,不免感慨万端:

    想起过去荒唐岁月的那种作乐,

    我就心情沉重,像醉酒般受折磨。

    对时日飞逝的伤怀也像酒一样:

    时间过得越久,心头越觉苦涩。

    我的道路坎坷难行。未来啊,

    滔滔大海只会带给我悲哀和劳作。

    但是,我的朋友啊,我不想离开人世;

    我愿意活着,思考和经受苦难;

    我相信,生活不仅是操劳、灾难和烦扰,

    总有赏新悦目的事情会和我相伴:

    有时我会再次在和谐的生活中陶醉,

    有时会因为捏造、中伤而泪洒胸前,

    也许,在我悲苦一生的晚年,

    爱情会微笑着同我再见。在莫斯科,是什么样的生活在等待着普希金呢?洞房花烛、新婚燕尔?老友分别、新朋欢聚?恶人中伤、歹徒暗算?对这一切,诗人似乎都已考虑到了,然而在波尔金诺,诗人却没有想到,这一切会来得这样快,还远没有等到那“悲苦一生的晚年”。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