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策略是生命,好事多磨费精神;
选拔干部尤重要,白宫班子重调整。
罗斯福连任第三届总统后,即对白宫班子重新进行了调整。原副总统加纳和民主党主席、邮电总局局长吉姆·法利,因反对总统的“激进政策”而离开了。原农业部长亨利·华莱士担任副总统,国务卿一职继续由科德尔·赫尔担任,小亨利·摩根索继续担任财政部长,弗朗西丝·帕金斯女士继续担任劳工部长。陆军部长和海军部长两个重要职位则分别由对法西斯德国待强硬态度的共和党入史汀生和诺克斯担任。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罗斯福的战时内阁带有联合政府的性质。
在新政初期,有一次霍普金斯说:“如果你要在华盛顿取得成就,你不必浪费时间去巴结那些有好听头衔的人。去跟那儿的打杂人员交朋友吧。他们是真正的大人物。如果你要办的事跟某个部有关,你就集中精力往那个部的打杂人员身上下功夫。你得到了他的欢心,他就会指点你直接去找你需要找的人。要是他不喜欢你,他就会把你打发到另一个人那里去,那个人又要你去找另一个人,这样一直下去,直到把你弄得筋疲力尽,昏昏沉沉,终于忘记你起先要办的什么事。”
“打杂人员”是白宫参谋班子的代号。在战争年代,霍普金斯一直住在白宫,他已成为所有“打杂人员”中最高级的一位,代替了路易斯·豪曾经担任过的“参谋长”的位置。在总统与政府各部门,尤其是与陆军部之间,他有效地起着沟通作用。他也是总统与外国高级官员作正式接触的方便途径,一位英国外交官员把霍普金斯看作是罗斯福的私人外交部。
霍普金斯在某种程度上还起着“缓冲国”那样的机能。有些带着一大堆问题来找罗斯福的官员,往往被他挡驾。他最常讲的一句话是:“我要是想得出办法,就不让这一类毫无意义、微不足道的事去打扰总统!”正是这种作用,使罗斯福许多最忠实的朋友,也像他的最恶劣的敌人一样,都认为霍普金斯对他们是一个最头痛的威胁。霍普金斯对自己扮演这种不得人心的角色,似乎也不在意。在大战期间,他对罗斯福的忠诚是他得以继续采下去的最大理由,他获得一切机会来表现自己的忠诚。
美国专栏作家马奎斯·蔡尔兹曾这么写道:
“要是有一天罗斯福闷闷不乐,随后对他的朋友和心腹哈里·霍普金斯这样说:如果霍普金斯先生从华盛顿纪念碑顶上跳下去,则是符合国家利益的。那么,到了指定的时刻,我们就会看到霍普金斯先生站在碑上,准备往下跳。至于拿不拿降落伞,那得看总统的意思了。
“关于这一点,霍普金斯先生总是能领会的,因为他的专业就是理解、捉摸,估计和猜测——而且往往清对了——罗斯福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个专业使他离开了单调刻板的社会救济工作,跻身于上层外交活动;在那里,他对事态的发展表现了一种令人折服的预见。更重要的是,历史将表明,他也是这些事态的塑造者之一。”
霍普金斯在白宫住了很长一个时期,他的住房在二楼的东南角,包括大小两间寝室和一个盥洗间,大寝室里放着一张有四根帐柱的大双人床,小寝室起先是霍普金斯的秘书办公用的。整套房间有三扇长窗,朝着华盛顿纪念碑、杰斐逊纪念馆和弗吉尼亚的丘陵,中间则是一片狭长的草坪。这里曾经作过亚伯拉罕·林肯的办公室,壁炉上面有一块匾,说明《解放宣言》就是在这里签署的。这里被认为是最好的客房,1939年英王乔治六世访问美国时即在这里下榻。
二楼每一角的房屋构造大致差不多。西南角上,大间是罗斯福夫人的起居室,小间是她的卧室。西北角上的一套是客房,放着原来是林肯寝室中使用的笨重的家具。东北角的一套也是客房。
伊丽莎白王后在这里住过,因此室内特地挂了几幅维多利亚女王宫廷的美丽图片。大战期间,丘吉尔访问美国时,以此作为卧室。这对丘吉尔是方便的,因为正对面就是霍普金斯的房间,只隔着一个大厅。
三楼是最高一层,客房较多,主要是供总统儿孙们来度圣诞节,或其他家人来团聚时住的。白宫充满友好的气氛,那是住在那里的人共同创造的。总统顾问舍伍德说;“富兰克林·罗斯福在白宫的几年,由于他的感召,那里普遍存在着一种无限忠诚和团结友爱的精神。你可以亲身体会到这些感情的深厚,因为你也被当作自己人一样,受到亲如一家的接待。”
罗斯福每天的生活是从在床上用早餐开始的。这时他通常在睡衣外加一件蓝披风,上面有用他的姓名的第一个字母f·d·r组成的红色交织字母。他穿披风,是因为穿浴衣太困难;出于同样的原因,他冬天出门也不穿外套,只穿斗篷。这时值班传事官把早晨的公文、报纸和社交活动时间表送来。总统一边用早餐,一边批阅公文和看报,速度很快,但相当仔细,凡是他认为重要的东西,很少有漏掉的。
等总统用完早餐,他的私人工作人员便来了,它通常包括埃德温·沃森将军、斯蒂芬·厄尔利、马文·麦金太尔、威廉·哈西特、罗森曼和霍普金斯,大家一起讨论当天的工作安排——约会和记者招待会等等。 罗斯福的医师罗斯·h·麦金太尔海军将军,也在这时前来,仔细诊察他的身体有没有出现什么症状。早晨这段时间要做的事范围很广,但占的时间很短,因为所有办事的人对罗斯福了如指掌,罗斯福也充分信任他们,一切不必转弯抹角。他们可以揣摩到他的心情,以及这一天里可能产生的后果。在这群参谋离开卧室的时候,往往会听到他们在嘀咕:“愿上帝保佑今天来找他帮忙的人吧!”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