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城地区大会战,歼灭德军百余万;从此局势大转折,战略反攻在眼前。
斯大林格勒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规模空前宏伟的战役。它通常以1942 年7 月17 日德寇开始进入顿河大河湾为起点,到1943 年2 月2 日苏联军队全歼斯大林格勒地区的德军为结束,历时200 天。战场总面积近10 万平方公里,从辽阔的顿河草原一直延伸到陡峭的伏尔加河岸。在这次战役的高峰期,双方同时参加战斗行动的达200 万人以上,2000 辆坦克,2.5 万门大炮和2300 多架飞机。
德军在沃罗涅什方向突破苏军防线后,第四坦克集团军和第六集团军进攻斯大林格勒。这时,希特勒认为斯大林格勒方向的苏军实力空虚,一个第六集团军就足以在行进中拿下斯大林格勒。于是命令第四坦克集团军改属“a ”集团军,继续南下,参加对罗斯托夫的攻击。同时把意大利第八集团军调至顿河西岸,布置在巴甫洛夫斯克到维尧申斯卡亚一线,以便第六集团军全力攻打斯大林格勒。
7 月17 日,斯大林格勒外围防御战开始了。德军在切尔河地区猛攻苏联第六十二和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前沿阵地。在希特勒签署的第四十五号作战指令中,进一步阐明占领斯大林格勒的意图:“a ”集团军群的任务是加强顿河上的防御工事,迅猛突向斯大林格勒,消灭集中在那里的敌军,占领这座城市,封锁顿河和伏尔加河之间的陆上交通以及顿河上的航运。紧接着快速部队将沿伏尔加河向阿斯特拉罕迅猛推进,封锁伏尔加河这条主要航道。”7 月23 日晨,德军以五个师的兵力进攻苏联第六十二集团军的右翼。经过三天的激战,德军突破了防线,其机动部队在卡明斯基地区前出顿河,从北面严实地包围了第六十二集团军的右翼。为了粉碎德军的突击兵团,苏军把第一和第四坦克集团军投入战斗,以反突击使第六十二集团军被包围的几个师解了围。但苏联的这两个坦克集团军当时正在组建中,总共只有240 辆坦克。它们未能击溃德军的突击兵团和恢复第六十二集团军的原来阵地。7 月25 日,德军对苏联第六十四集团军的右翼阵地实施突击,企图在卡拉奇附近强渡顿河,直扑斯大林格勒,造成了从西面和西南面对斯大林格勒的严重威胁。
为了便于指挥作战,8 月5 日,苏联最高统帅部将南方部队分别组成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斯大林命令上述两个方面军,采取坚决措施守住斯大林格勒地区。他在8 月9 日对两个方面军司令员的指令中说:“叶烈缅科同志和戈尔道夫同志注意:保卫斯大林格勒和击溃从西部和南部进攻斯大林格勒的敌人,对于我们整个苏联战场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希特勒看到一个第六集团军拿不下斯大林格勒,7 月31 日命令德国第四坦克集团军从高加索调头北上,向科捷利尼科尔斯基——斯大林格勒方向进攻,以配合德军第六集团军从顿河西岸发起的攻势。纳粹头子认为,必须首先夺取斯大林格勒,“高加索的命运取决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在他的指令下,德军第四坦克集团军从齐姆良斯卡亚地区出发,突破苏联第五十一集团军的防线,于8 月2 日到科捷利尼科尔斯基地区,并继续北进。从8 月5 日起,在这个地段开始了激战。德军凭着兵力和武器的优势,以及空军的制空权,猛烈冲击。苏联第六十四和第五十七集团军的战士们则英勇杀敌,坚决抵抗,打退了德军的多次进攻,仅8 月9 日一天就消灭敌军3 个团,击毁德军坦克100 辆。到8 月10 日天黑,苏军把突进到京古培的德军驱逐到外围防线,使德国第四坦克集团军遭受很大损失,被迫转入防御。
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战局,引起苏军最高统帅斯大林的日益严重的关注。8 月12 日他派国防委员会委员、党中央书记马林科夫、苏军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飞抵斯大林格勒前线。他们二人视察了战场,协助当地两个方面军的司令部采取了一些加强防御的措施。为了加强两个方面军的密切配合,苏军最高统帅于8 月13 日指示叶烈缅科上将统一指挥斯大林格勒地区的两个方面军。从7 月17 日到8 月17 日的外围防御战中,为了打击法西斯侵略者,保卫社会主义祖国,成千上万的苏军战士献出了宝贵的生命。7 月底,在克列茨卡亚地区的一次战斗中,以波洛托为首的4 名苏军反坦克手,用仅有的两枝反坦克枪,同德寇的30 辆坦克进行搏斗。一天之中,四位英雄击毁敌人坦克15 辆,没让敌人通过自己的阵地。8 月6 日,苏联空军上尉巴兰诺夫带领的4 架歼击机,同25 架德国飞机进行空战,巴兰诺夫一人就击落4 架敌机,因此荣获苏联英雄称号。
8 月16 日,科切特科夫少尉率领16 名近卫军战士守卫杜鲍维伊农庄附近一个高地。他们打退了德寇一个连队的5 次进攻。第二天早晨,12 辆德国坦克向阵地冲来,激烈的战斗之后,16 名苏军战士,只剩下四人,而且子弹告罄。在这生死存亡关头,四位英雄把手榴弹绑在身上,视死如归地冲向敌人的坦克,与敌人同归于尽。就这样,无数的苏军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抗击了法西斯强盗,给予侵略者以沉重打击,迫使德军一个月之中只前进了60 至80 公里。德寇“在行进中”占领斯大林格勒的计划遭到彻底破产。
随后,奸诈的希特勒改变打法,从西北和南部同时发动强大的钳形攻势。
8 月17 日,德国第六集团军集中了9 个师的兵力,从北部的特列赫奥斯特罗夫斯卡亚向东突进。在南部,德国第四坦克集团军也集中了9 个师,从阿布加涅罗沃向北突击。为了配合和支援这两支主攻的侵略军,德寇又从卡拉奇派出两个师,向东推进。德国法西斯的这次攻势,总共动用了21 万人,2700门大炮和迫击炮,600 辆坦克和1000 多架飞机。经过7 天的激烈战斗,8 月23 日,北路德军在拉托申卡、雷诺克地区逼近伏尔加河。这就把苏军的阵地切成两部分:苏联第六十三、二十一集团军和第四坦克集团军在北面,与在市区的第六十二集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部失去了联系。伏尔加河的航运也一度中断了。
就在8 月23 日这一天,希特勒的飞机对斯大林格勒疯狂地轮番轰炸。当天夜间和第二天,继续狂轰滥炸,一昼夜之间德国出动飞机2000 架次。城市的工厂企业、居民住宅、医院、学校、幼儿园遭到严重破坏。满城一片大火,在百里之外都能望见。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惨遭杀害,许多儿童也遭毒手或变成孤儿。一座60 万居民的欣欣向荣的城市变成一片废墟。据英国出版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披露,在出动飞机的数目和使用炸药的重量方面,8 月23日夜间的轰炸是德国空军自1941 年6 月22 日以来所进行的最猛烈的一次轰炸。里希托芬的整个航空队都用上了,同时还出动了所有可用的容克一52型飞机中队,以及来自奥廖尔和刻赤机场的远程轰炸机。里希托芬航空队的许多飞行员都出击了三次,投下的炸弹一半以上是燃烧弹。“这是一次纯粹的恐怖袭击,其目的是尽可能多地屠杀和平居民,压垮三军,瓦解士气,散布惊慌失措的气氛,在军队退却的道路上设置了火葬场——就像在华沙、鹿特丹、贝尔格莱德和基辅一样。”苏联最高统帅部命令斯大林格勒地区的苏军,采取紧急措施,坚决守住阵地,消灭逼近伏尔加河岸的德军。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调动了内务部的第十师、军政大学的学员、防空兵、海军陆战队等部队,加强市区防线;动员装甲兵和机械化部队训练中心的战士、全市民兵和工人歼击营,投入保卫拖拉机工厂的战斗。为了消灭逼近伏尔加河岸的敌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副司令员科瓦连科将军带领一支突击队,8 月23 日从萨莫法洛夫卡地区出发,向西郊的大罗索什卡反击,一度把突进到伏尔加河岸的德寇切成两段。德军在8 月24 日凌晨反攻,虽然伤亡惨重,但恢复了被切断的联系。在这几天的战斗中,苏联第六十二集团军第八十六师的33 名反坦克手表现得最突出。他们守卫着大罗索什卡附近的一个高地。8 月24 日,德军出动大批坦克,包围了这个高地,向这33 名战士多次发动猛烈进攻。战士们的食品和饮水都已告罄,烈日当空,酷暑的人,他们舌敝唇焦、口渴如焚。但这33 名勇士寸土不让,顽强抵抗,在两天的激战中击毁敌人坦克24 辆,然后突出了包围圈。
斯大林格勒的形势越来越严重,8 月25 日全城处于戒严状态。城防委员会发出了庄严的号召:“斯大林格勒的市民们!我们决不让法西斯匪徒侮辱我们的城市。我们要团结得像一个人一样奋起保卫城市,保卫家乡;我们要使每一幢房屋,每一个城区,每一条街道,都成为不可攻克的堡垒。大家都来修筑街垒,拿起一切能使用的武器,保卫自己的家乡吧!”英雄的斯大林格勒人民积极响应这一号召,表现出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除了已参加民兵的五万人以外,几天之内,又有7.5 万市民投入战斗。
仅共青团组织就派出7000 名男团员参军,3000 名女团员参加战地救护和通讯联络工作。为了减轻供应的负担,为了安全,城防委员会把30 多万伤员和老幼居民撤退到伏尔加河东岸。市民的积极参军参战,更加鼓舞了苏军的士气。
正当斯大林格勒近郊的战斗激烈进行的时候,苏联国防委员会任命朱可夫为最高统帅助理,委派他到斯大林格勒前线,就地了解情况,指挥苏军进行反击。8 月27 日晚上,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在克里姆林宫接见朱可夫,并对他说:“由于斯大林格勒形势困难,我们已命令火速将莫斯卡连科指挥的近卫第一集团军调到洛兹诺那地区,并于9 月2 日晨由该集团军及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其他部队对突进到伏尔加河的敌军集团实施反突击,与第六十二集团军会合。同时,马利诺夫斯基将军的第六十六集团军和科兹洛夫将军的第二十四集团军都拨归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斯大林要求朱可夫迅速采取措施,使莫斯卡连科将军的近卫第一集团军能在9 月2 日实施反突击,并在其掩护下使第二十四和第六十六集团军进入出发地区,迅速投入战斗。
朱可夫奉命于8 月29 日飞抵斯大林格勒前线,在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戈尔道夫、近卫第一集团军司令员莫斯卡连科等高级指挥员研究了战场形势之后,决定在9 月3 日晨由近卫第一集团军从北面首先发动进攻。但是苏军的攻势受到德国空军和地面部队的顽强阻击,只前进了几公里,收效不大。
随着敌军攻势的加强,斯大林格勒的形势越来越险恶。9 月3 日,斯大林又给朱可夫发出紧急电报:“斯大林格勒形势恶化了。敌人距斯大林格勒只有3 俄里(1 俄里等于1. 06 公里)。如果北部集团部队不立即援助,斯大林格勒可能在今天或明天被攻占。应要求位于斯大林格勒以北和西北的各部队司令员立即突击敌人和援助斯大林格勒的军民。不得有任何迟延。现在迟延就等于犯罪。”斯大林再次强调,朱可夫的主要任务是把德军的兵力由斯大林格勒引开,如果办得到,还应消除隔开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和东南方面军的走廊。
朱可夫按照斯大林的命令,调集三个集团军于9 月5 日拂晓对德军阵地开始炮轰,同时进行空袭,随之发起冲锋。但敌人的阻击仍很顽强,在一天的交战中,苏军只前进了二至四公里。这次对德军的大规模反击,迫使德军把大量坦克、炮兵和摩托化部队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古姆拉克、奥尔洛夫卡、大罗索什卡往北调动,投入阻击苏军的战斗。这就削弱了德军对斯大林格勒市区的压力,延缓了攻击斯大林格勒的速度。
9 月12 日,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奉召返回莫斯科,向斯大林汇报了前线的形势。他们认为,德国法西斯貌似强大,已经没有力量完成其1942 年苏德战场的战略计划了。德军中战斗力最强的保罗斯第六集团军和哥特第四坦克集团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初激战中遭到严重的消耗,已经没有能力夺取斯大林格勒。他竹研究了德国、匈牙利、意大利和罗马尼亚军队的强点和弱点。各仆从国的军队与德军比较起来,装备差,经验少,甚至在防御中都缺乏战斗力。而最主要的是,这些军队的士兵和许多军官都不愿意被希特勒、墨索里尼、安东尼斯库、霍尔蒂和其他法西斯头子派到遥远的俄罗斯土地上为外国侵略者送死。与此相反,数百万苏军指战员是为了保卫自己的祖国和家园而战。在一年多的艰苦战斗中,他们经受了锻炼,学会了很多东西,成长壮大起来了。同时,苏联的军工生产已有很大发展。苏联正在组建拥有新式武器的战略预备队,到11 月份,苏军将增加强大的机械化部队和坦克部队。那时,他们将能完成更重大的任务。但在目前,苏军在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浴血奋战中,蒙受沉重损失,以现有的兵力不可能给予敌人毁灭性的打击。
经过研究,苏联最高统帅部认为,苏军的行动计划应该是:第一,继续以积极防御疲惫敌人;第二,着手准备反攻,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围歼法西斯军队。
斯大林并令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迅速返抵前线,着手制定实施这一重大行动计划,并争取尽早实现重大的战略转折。
在德国方面,由于其夏季攻势连续得手,希特勒更加飘飘然了。他对部下反复强调:“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集中每一个可用的人,尽快地占领整个斯大林格勒和伏尔加河两岸。”保罗斯声称:“威克斯将军和我都注意到了漫长的和防守不够的顿河战线以及局势的内在危险。”但希特勒在作总结时说:“俄国人已经精疲力竭了,他们已不能再进行可能对我们构成危险的广泛的战略性的报复行动。此外,顿河北翼将从盟队方面得到很多的增援部队。在这种情况下,我看不出北线有什么严重危险。在其他方面必须关心的是,要尽快地把城市拿到自己手中,不让它变成大家长期注目的焦点。”于是法西斯军队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在9 月13 日对斯大林格勒又发动了新的进攻。
为了侵占这座历史名城,希特勒又从高加索等地调来九个师,结果德军仅用在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兵力就有50 多个师,70 多万人。用来直接进攻市区的有13 个师,总共17 万人。他们拥有1700 门大炮和迫击炮,约500 辆坦克。到9 月13 日为止,苏联斯大林格勒方面军防守从巴甫洛夫斯克到那尔佐夫卡一线;东南方面军有4 个集团军,防守斯大林格勒市区和南部的湖泊地带。这两个方面军共有120 个师,但人员编制严重缺额,许多师只有编制人数的20—25%,有的师甚至仅有800 人。在市区争夺战中,德军的兵力和武器方面均占优势。
在这危急关头,英勇善战的近卫第十三师渡过伏尔加河,并立即投入保卫斯大林格勒的战斗。他们采用反突击,同德国法西斯侵略军展开殊死搏斗。
争夺市中心的激战达到白热化,仅9 月14 和15 日两天内,在市中心区有2000多德军被击毙。9 月16 日,近卫第十三师夺回了马马耶夫岗。第一火车站的争夺战持续了一周之久,火车站曾13 次易手。从9 月中旬起,全市的街道和广场都变成了激烈战场。当年保卫察里津的老战士特罗维扬给斯大林格勒战士们的信中写道:
“我的孩子们,现在正在进行伟大战役的地方,对我们祖国是神圣的。
我们这个城市有着光荣的斗争传统……
“孩子们和朋友们!亲爱的战士们!要同敌人拼到最后一口气,坚决守住自己的阵地。如果遇到困难,请想到我们这些察里津的保卫者吧!我们必须赢得斯大林格勒战役,让父辈的言行在这个艰苦的斗争中鼓舞着你们。”斯大林格勒的保卫者们,光荣地履行了他们对祖国发出的誓言——打退法西斯匪徒的疯狂进攻,消灭其精锐师团,守住斯大林格勒。当斯大林格勒南、北、西三面被包围,陆上交通被切断之后,伏尔加河成了支援这次伟大会战的唯一运输线。而负责这一艰巨任务的伏尔加河分舰队作出了伟大贡献。这支舰队动用全部船只,并征用当地的各种民船,冒着敌人的炮火和轰炸,进行了3.54 万次航行,完成大量的运输任务。这种动人的壮烈场面,使视死如归、勇敢过人的苏军战士感动得流下眼泪,同时也给他们增添了无比的力量。
在争夺城市的战斗中,苏联卫国战争的正义性激起千百万指战员的爱国主义热情,使他们能以无比英勇的壮举谱写出可歌可泣的史诗。在10 月中旬,苏联共青团员潘尼卡科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的壮烈举动是人们永志不忘的。几辆坦克喷着火舌向潘尼卡科的战壕开来。这位英雄用完了所有的手榴弹,身边只剩下两瓶液体混合燃料。当他从战壕里探出头来,抓起燃烧瓶时,大火烧遍了他的全身。但他没有去扑灭身上的火焰,而是一跃跳出战壕,跑到法西斯跟前,对准坦克发动机口的外壳打破了第二个燃烧瓶。火舌和浓烟吞没了英雄和法西斯的战车。
近卫军中士雅科夫·巴甫洛夫领导的一个战斗小组,死守“一月九日广场”上的一座大楼达两月之久,对第十二近卫师的防御战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英雄,战后重建了那座大楼,并命名为“巴甫洛夫大楼”。
全苏闻名的英雄炮手波尔金科,用一门大炮单独同15 辆德国坦克搏斗,克敌制胜。电话员瓦西里·吉塔耶夫身受重伤后,用牙齿咬住打断了的两截电话线,恢复了通讯联络。扎伊采夫发起的神枪手狙击运动,在斯大林格勒被围困时期,消灭了数千名敌人。保卫斯大林格勒的英雄的红军战士们,在1942 年11 月初,即十月革命25 周年前夕,给斯大林写了信。信中说:
“在这伟大战役的激战时刻,在经久不息的隆隆炮声和飞机的怒吼声中、在映红了伟大的苏联伏尔加河陡峭河岸的火光中,我们给您写信;告诉您,并通过您告诉全体苏联人民,我们的士气空前高昂,意志坚强,我们的双手在不停地打击敌人。……
“今天我们在斯大林格勒作战,大家都懂得,我们捍卫的不是一个斯大林格勒。在斯大林格勒,我们正捍卫着我们的祖国,捍卫着我们所珍视的一切,没有这些东西我们就不能生存。在斯大林格勒这里决定着我们祖国的命运。在斯大林格勒这里决定着苏联人民是自由还是不自由的问题。
“……从战壕里发出这封信,我们向您宣誓:我们要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战斗到最后一次心脏的跳动。一息尚存,我们就要保卫斯大林格勒,决不让敌人进抵伏尔加河!”这就是正义战争的伟大精神力量的源泉。侵苏德军团长威廉·霍夫曼,10 月27 日在日记中写道:“俄国人拼命抵抗,疯狂顽强;他们不是人,而是某种钢铁铸成的东西;他们不知疲劳,不怕炮火。”可见,法西斯之徒永远无法了解和估计为正义而战的人民的意志和力量。正是:
钢铁战士英雄胆,无惧敌人枪和弹;誓死保卫英雄城,竭诚鲜血写诗篇!
就这样,斯大林格勒战役的防御阶段,以德国法西斯军队的失败而告终。
从7 月到11 月间,德军在顿河、伏尔加河地域和斯大林格勒的交战中,损失近70 万人,1000 多辆坦克,2000 多门大炮和迫击炮,1400 架飞机。德军在伏尔加河地区的总的战役态势也复杂化了。他们没有师和军的预备队,在“b ”集团军群两翼是战斗力不强的罗马尼亚、意大利和匈牙利军队,他们已经开始认识到自己毫无前途的岌岌可危的处境。就是在这种形势下,苏军最高统帅部在斯大林格勒地区准备好了大反攻。
这时两军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德国法西斯及其仆从国共有80 个师,3 个旅,总计100 万人,大炮和迫击炮10290 门,坦克675 辆,飞机1216 架。届时,苏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已有三个方面军,共110 万人,1.55 万门大炮和迫击炮,1463 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50 架作战飞机。从兵力和兵器对比上,这时苏军已占优势,大炮已为1.5 比1 ,坦克为2.2 比1 。苏军的这三个方面军,已配有崭新的t 一34 型坦克,1250台“喀秋莎”火箭炮。这些火箭炮一次就可以同时发射1 万发炮弹。苏军士气空前高涨。
苏军兵力和武器的增长,为大规模的反攻创造了必要的条件。这一反攻计划是由朱可夫和华西列夫斯基签署,最高统帅斯大林批准的。到11 月13日,苏军十分巧妙地、隐蔽地完成了这一巨大的反攻准备工作,致使德军没有发现。希特勒错误地估计:斯大林格勒地区苏军的后备力量空虚,在冬季只可能对德军的中央集团军群进行反攻,所以他从法国、德国以及列宁格勒等地区抽调12 个师去加强其中部战线。希特勒的失策给即将从斯大林格勒地区大举反攻的苏军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苏军整个反攻进程是在斯大林亲自指挥下按计划进行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