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斯大林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七章 严酷的考验
    百万德军气势凶,最高统帅急调兵;苏联军民齐奋战,严酷考验识英雄。

    1941 年6 月21 日之夜,是个难忘的不眠之夜,苏联总参谋部和国防人民委员部的全体工作人员,奉命留在工作岗位上。他们通宵达旦地传达最高统帅的命令,收听前线司令员们发来的特急电报,所有的来电都报告敌军正在进行空袭,要求下达命令。

    22 日凌晨3 时零7 分,黑海舰队司令奥克佳布里斯基海军上将,通过高频电话首先报告:“据舰队情报部门报告,大量来历不明的飞机正向我岸接近;舰队已作好充分战斗准备。请予指示。”3 时30 分,西部军区参谋长克利莫夫基赫将军报告,德国飞机空袭白俄罗斯的城市。3 分钟以后,基辅军区参谋长普尔卡耶夫将军报告,乌克兰的城市遭到空袭。3 时40 分,波罗的海沿岸军区司令库兹涅佐夫将军报告,敌机空袭考那斯和其他城市。这些电报都送到斯大林那里,经过研究,决定“猛烈还击,并坚决歼灭进犯之敌!”凌晨4 时30 分,联共中央所有的政治局委员都集合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斯大林站在桌子旁边,神态严肃,脸色苍白,手里握着没有点燃的烟斗。

    显然他很震惊。这是他一生中受刺激最大的时刻之一。他已经尽了一切可能来推迟这场战争一--至少推迟到第二年春天。他以为取得了成功,但是他失败了。武器正开始源源不断地从国防工业输送给武装部队,紧张的训练正使部队的纪律和效率日益提高。他常对别人说:“再有6 个月的时间,我们的情况就个大相同!”现在,斯大林知道自己对战争爆发时间的估计犯了一个灾难性的大错误。他曾同所有的政治局委员和高级将领商讨过他的决定,他们都赞成他的观点。但是,他们都为他所左右,意识到他的过人智力和至高无上的权威。

    他现在认识到这完全是他的责任。

    他错误地判断了希特勒的意图,他被这个盗世好雄欺骗了。社会主义苏联正面临一场浩劫的威胁,这场浩劫可能会严重影响到苏维埃政权的生存及其一切成就。

    在6 月22 日凌晨会议上,斯大林经过一番沉思和政治局委员们商讨之后,授权发出第二号命令,号召各军区向入侵者进攻。事后证明这个命令是不切实际的。红军正混乱地退却,通信联系中断,莫斯科失去了同普里皮亚特河以北的部队和其他军区的联系。正如朱可夫在回忆中所写的:“6 月22日拂晓,所有西部边境军区同部队的有线通信都遭到了破坏,各军区和各集团军司令部无法迅速传达命令。德国人预先投撒在我国领土上的破坏小组,在多处破坏有线通信,杀害联络人员,袭击我军指挥人员。至于无线通信,边境军区的大部分还没有这种装备。因此,通信联络就成为当时最紧迫的问题。”6 月22 日晨八时,总参谋部查明了以下情况:

    ——德国轰炸机猛烈袭击了西部、基辅和波罗的海沿岸3 个特别军区的许多机场,首先是来不及起飞和分散在各个野战机场的飞机受到了严重损失;——波罗的海沿岸地区、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许多城市和铁路枢纽,以及塞瓦斯托波尔和波罗的海沿岸的海军基地,遭到了轰炸;——在苏联西部边境全线,同德国地面部队展开了激烈战斗。在许多地段,德军已开始同红军先头部队交战;——担任掩护的第一梯队各步兵部队,接到战斗警报后,来不及占领预先构筑的阵地,从行进间加入战斗;——列宁格勒军区管辖地段暂时是平静的,敌人毫无动作。

    鉴于上述情况,斯大林手里拿着未吸完的烟斗,默默地在办公室踱来踱去。大约在6 月22 日下午一时,斯大林打电话对总参谋长朱可夫说:“我们各个方面军司令员;缺乏足够的作战指挥经验,看来有点发慌。政治局决定派你到西南方面军担任统帅部代表。还准备派沙波什尼科夫和库利克去西方方面军。他二人已到我这里接受指示。你必须马上飞往基辅,会同赫鲁晓夫到设在捷尔诺波尔的方面军司令部去。”“在目前这样复杂的情况下,由谁来领导总参谋部呢?”“把瓦杜了留下吧,让”他来代替你的工作。”然后,斯大林稍带点怒气地补充说:“请你抓紧时间。我们这里好歹可以对付!”朱可夫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们不要等他,就立即飞往基辅,赫鲁晓夫在那里同他会合,然后乘车前往捷尔诺波尔,方面军司令员基尔波诺斯的指挥所就设在那里。从战争的第一天起,斯大林就已经按照列宁在内战时期的做法,派自己信赖的得力代表到关键地区去。对他来说,这不仅是为了同前线保持直接的联系,帮助那些经验不足的指挥员,同时也是为了显示他的存在,说明在艰难的时刻,领袖和他们战斗在一起。

    统帅部的代表抵达前线后,首先传达了斯大林的指示和问候,这使红军指战员们受到很大的鼓舞。接着迅速整顿部队,把被敌人的进攻打得七零八落的部队收拢在一起,转入积极的防御,并不失时机地对敌人进行反突击。

    6 月23 日,朱可夫作为统帅部的代表,来到机械化第八军军长里亚贝舍夫中将的指挥所。从这位军长及其参谋人员的外表就不难看出,他们是经过了艰难的跋涉的。部队很快从德罗戈贝奇地区到达布罗德地区,情绪高涨。

    看到里亚贝舍夫及其参谋人员,使朱可夫想起了光荣的坦克第十一旅和它的勇敢旅长雅科夫列夫,想起了这个旅的战士们1939 年在哈勒欣河巴彦察干山英勇地粉碎敌人的情形。他想:“这些人将来和现在打起仗来不会比他们差,要紧的是,反突击不要发动得过晚。”里亚贝舍夫在图上指明了他的第八军的位置和部署方法,扼要地向这位总参谋长报告了部队的状况。他说:“我们军需要一昼夜的时间,用来进行全部集中、维修武器和补充储备品。同时,还要在这段时间内进行战斗侦察,组织指挥。因此,我们军要到6 月24 日晨才能全部投入战斗。”这时军参谋长和参谋人员走进帐篷。他们刚想自我介绍,就立即传来一阵德国俯冲轰炸机特有的尖叫声和随之而来的炸弹爆炸声。朱可夫看了看里亚贝舍夫和在场的军官们。看到的只是他们在全神贯注地工作着,就像在野外演习时一样。

    6 月24 日,里亚贝舍夫指挥的机械化第八军,在别列斯捷奇科方向转入进攻。这个军训练有素,而且装备有最新式的坦克,大家对它寄于很大希望。

    与此同时,卡尔佩佐将军指挥的机械化第十五军,也在拉杰霍夫以东展开进攻。这两个军给予德军的打击,特别是机械化第八军的顺利行动,很快引起了敌人的重视。特别是当负责掩护克莱斯特集群第四十八摩托化军右翼的敌步兵第五十六师被歼之后,尤其是这样。

    德军第四十八摩托化军,这天陷入了非常危急的境地,希特勒匪徒不得不用全部空军来抗击苏军的反突击,才使得这个军免遭溃灭的危险。德国陆军参谋长哈尔德将军在这一天的工作日记中写下了下面一段话:“敌人不断地从纵深增调生力军来对付我们的坦克楔子……不出所料,敌人以大量坦克兵力在第? “坦克集群的南翼转入进攻。”6 月25 日至26 日,战斗行动不断扩大。德军投入了大量作战飞机。空中和地面都展开了残酷的战斗。双方损失严重。德国航空兵往往抵挡不住苏联飞行员的勇敢攻击,逃回自己的机场。由于德军先头部队到达杜布诺地区,里亚贝舍夫将军奉命率第八军转向这里。苏联机械化第五军的主力,然后也指向杜布诺。正在向杜布诺前进的还有步兵第三十六军和机械化第十九军。

    杜布诺地区6 月27 日起开始了残酷的战斗。

    但是,苏联西方方面军和西北方面军的局势仍在继续恶化。至今,司令部仍没有同各集团军司令员建立稳定的通信联系。各师和各军不得不彼此孤立地同敌人作战,缺乏同友邻部队、同航空兵的协同动作,缺乏上级的有力领导。对此,斯大林焦急不安,认为一切都怨西方方面军首长和司令部,责怪库利克元帅毫无作为。沙波什尼科夫元帅从西方方面军司令部报告说,库利克6 月23 日在第三集团军司令部,但同他的联络中断了。过了一些时间以后,总参谋部依靠各种来源的情报,终于查明,德军大量装甲坦克部队和摩托化部队,已在这两个方面军的许多地段上完成了突破,并在白俄罗斯和波罗的海沿岸地区迅速推进。面对如此严重情况,斯大林命令组成预备方面军,并在苏谢沃、涅韦利、维捷布斯克、莫吉廖夫、切尔尼戈夫、杰斯纳河、第聂伯河一线展开。预备队方面军编有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集团军、以便加强纵深的防御。

    6 月26 日,德国第三十九摩托化军抵近明斯克筑垒地域,同苏联派往这里的尤什维克将军指挥的步兵第四十四军发生冲突。唇来古德里安的坦克集群所属的第四十六摩托化军抵达明斯克西南接近地时,苏联守军的态势便急剧恶化。纳粹空军对明斯克进行狂轰滥炸,城市一片火海。有成千上万的和平居民被炸死。

    在明斯克近郊进行着顽强的战斗。苏步兵第六十四师、第一百师和第一百六十一师打得尤其出色。他们击毁了敌人100 多辆坦克和歼灭了几干名法西斯匪徒。但是,由于敌众我寡,方面军统帅指挥不力,形势仍十分险峻。

    6 月26 日,斯大林给在捷尔诺波尔的朱可夫打电话,要他立即回来,研究西线战局。他说:“西方方面军形势严重。敌人逼近了明斯克。我不明白巴甫洛夫是怎么啦。库利克元帅不知道在哪儿。沙波什尼科夫元帅生病了。

    你能不能马上飞回莫斯科?”当天深夜,朱可夫飞抵莫斯科最高统帅部。在斯大林的办公室里,笔直地站着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和第一副总参谋长瓦杜丁中将。他们两人苍白而瘦削,眼睛由于失眠充满了血丝。斯大林的脸色也并不比他们好些。

    斯大林同朱可夫点头问好以后,说:“请你一起来考虑一下,并且请你谈谈在目前情况下能够做些什么?”随手把一张西方方面军的地图放在桌上。

    “我们需要40 分钟,把情况研究一下,”朱可夫说。

    “好吧,40 分钟以后再向我报告。”朱可夫和铁木辛哥等人走进隔壁一个房间,开始讨论西方方面军的形势和红军的作战能力。那里的形势的确非常严重。第三集团军和第十集团军被合围于明斯克以西,进行力量悬殊的战斗。第四集团军的某些部队已退入普里皮亚特森林中。一些在前几天战斗中遭到严重损失的散乱兵团,从多克希齐一~斯莫列维奇——斯卢茨克——平斯克一线向别列津纳河撤退。这支疲劳的部队,受到强大敌军集团的追击。鉴于上述情况,除建议使用第十三、第十九、第二十、第二十一和第二十二集团军,立即在西德维纳一一莫济里一线占领防御以外,还应当使用统帅部预备队的第二十四和第二十八集团军,立即着手在后方地域沿谢利扎罗沃一一斯摩棱斯克——戈梅利一线构筑防御。除此以外,还建议立即由莫斯科民兵师再组建2 至3 个集团军。所有这些建议都得到斯大林的批准,并立即发出相应的命令。

    这些建议都从一个总任务出发,即在通往莫斯科的道路上建立纵深梯次防御,以疲惫敌人,将其阻止在某一防御地区,然后集中必需的兵力组织反攻。但是,将敌人阻止在哪里,哪里是合适的反攻出发地区?有多少部队用于反攻?这些在当时混乱的情况下,底数都不太清楚。

    6 月27 日10 时零5 分,总参谋长遵照斯大林的指示,通过“博多”式电报机向西方方面军司令部传达了统帅部如下内容的命令:

    要求司令部迅速找到所有的部队,同指挥员取得联系,向他们说明情况和敌我态势,给部队提供作战的一切必需品;查明需要给哪些部队空运油料和弹药,以免他们丢掉贵重技术兵器,特别是重坦克和重炮;将留在敌人后方的部队,指定按三个不同的方向集中。另外,提请司令部注意,敌机械化第一梯队已经脱离自己的步兵很远,这在目前是敌人的弱点,如能对敌机械化部队实行夜间进攻,必将取得重大胜利。

    在贯彻执行上述命令中,虽然指战员表现了集体的英雄主义和坚韧不拔的精神,但是西方方面军所有地段的形势仍继续恶化。6 月28 日傍晚,红军被迫撤出明斯克。法西斯军队进城后,对城市居民进行了残酷的大屠杀,毁坏了大半个城市。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