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斯大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十六章 蓄谋已久(2/2)

    德军的“挪威”集团军和芬兰的东南集团军,卡累利阿集团军,共21个师又3 个旅,在挪威和芬兰境内展开,由德军第五航空队和芬兰空军900 余架飞机进行支援,夺取列宁格勒。

    “巴巴罗萨”计划原规定,各项准备工作“必须在1941 年5 月15 日以前完成”,后来,由于巴尔干战争不可能在5 月中旬结束,希特勒决定将原定入侵的日期推迟到6 月22 日。

    希特勒为了欺骗斯大林,为了隐蔽进攻苏联的战略意图,对各项战争准备工作,特别是对军队的集中和展开,采取一系列的政治欺骗和战略战役伪装措施。在外交上通过各种形式表示要与苏联“友好”,主动与苏联政府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一再声称要烙守这一条约。

    1940 年2 月和1941 年:月又与苏联签订贸易协定,并以此作为苏德两国“和平友好的范例”大肆进行宣传,但暗中却在加紧侵苏战争的准备。在“巴巴罗萨”计划签署后,希特勒一反常态,批准出售给苏联新式飞机和一些先进的技术兵器。因为他很清楚,进攻苏联已为期不远,对方的国防工业来不及利用他们的新技术,而做出这种姿态,倒可迷惑一下苏联。在军事上德军统帅部故意制造准备执行“海狮计划”的舆论。在英吉利海峡东岸的港口,张贴了“打到英国去,活捉丘吉尔!”的标语,并给部队大量印发英国地图,配备英语翻译,在海峡沿岸集结大量渡海、登陆器材,配置假火箭,还进行了频繁的登陆演习,以此来掩饰“巴巴罗萨”计划。为了避免苏联对德军东调产生疑虑,希特勒指令德国驻苏的外交人员向苏联进行所谓“解释”:如向波兰调集军队时,德国使馆通知苏联说,这是为了派新兵去接替即将退伍的老兵;当其部队进驻罗马尼亚时,诡称只是派了一些“教官”去协助该国进行军事训练。德军还利用实施“马利他”战役(入侵希腊)和“向日葵”战役(在北非发动战争的掩护),将“a ”集团军群调到东线,并散布假情报,扬言要实施“黑葡萄”战役(占领直布罗陀)、“阿提拉”战役(占领法国南部)和“鱼叉”战役(从挪威入侵英国),企图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上述地区,以保障德军隐蔽地向东线调集。

    苏联是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它处于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国家的包围之中。早在1934 年:月,斯大林在联共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就已说过,国际形势要求党“采取一切措施保卫我们的国家,以防备突然事变,随时准备捍卫我们国家以抵御侵犯”。1939 年3 月,在法西斯侵略业已开始的形势下召开的联共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上,斯大林又明确指出德意日结盟的侵略性,以及西方帝国主义国家企图“祸水东引”,怂恿德国发动侵苏战争的危险性,并强调苏联必须从各方面作好反侵略战争的准备。

    1941 年6 月13 日,苏联国防人民委员铁木辛哥鉴于战争已迫在眉睫,曾要求下令边境军区部队进入战争准备,并根据掩护计划展开第一梯队。但是,斯大林对战争的突发性、急迫性估计不足,唯恐敌人借故挑衅,没有立即下达命令。直到6 月21 日深夜,当大量的情报和事实业已确证德军将于翌日凌晨发动进攻时,斯大林才指示铁木辛哥下令各边境军区所有部队立即进入战争准备,隐蔽占领国境筑垒地区。但是,这已为时太晚。苏军大部分部队还未接到命令,德军的炮火准备却已经开始了。

    1941 年6 月22 日4 时30 分,法西斯德国未经宣战就以突袭方式向苏联展开了全线进攻。5 时30 分,当大批德军已进入苏联国境后,德国驻苏大使舒伦堡才向苏联外交人民委员莫洛托夫递交了一份照会,其中充满了陈腐的谎言和捏造。照会说,德国信守德苏协定,而苏联一再破坏它,对德国进行了“破坏、恐怖和间谍活动”。苏联“反对德国在欧洲建立稳定的秩序的努力”。它同英国一起阴谋“进攻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德军”。由于集中“现有的全部俄国部队于从波罗的海到黑海的一条漫长的战线上”,它“威胁了”德国的安全。因此,“元首命令德国的武装部队用他们所拥有的全部力量对付这个威胁”。接着,意大利、匈牙利、芬兰追随希特勒德国,也相继发出照会,对苏联宣战。就这样,在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的2000 多公里的战线上,法西斯匪徒向苏联发起大规模进攻。希特勒妄想用迅雷不及掩耳的“闪电战”,在六个星期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苏联,在冬季到来之前结束战争。

    希特勒吹牛皮说:“我们只要在门上踢一脚,整个破房子就会倒下来。”战争一爆发,在斯大林领导下,苏联和政府就号召全体苏联人民起来进行伟大的卫国战争,井成立了以斯大林为首的国防委员会,以及有莫洛托夫、朱可夫等参加的最高统帅部,动员一切力量,来打击敌人,争取胜利。

    就在6 月22 日,战争爆发的当天,莫洛托夫代表斯大林发表了广播演说,号召全国人民紧急动员起来,勇敢投入战斗,打败法西斯侵略者。莫洛托夫说:

    “强迫我们进行这场战争的是奴役法国人、捷克人、波兰人、塞尔维亚人、挪威人、比利时人,丹麦人、荷兰人、希腊人和其他各国人民的嗜血成性的德国法西斯执政者。

    “苏联政府现在表明它的不可动摇的信念说:我们英勇的陆军和海军以及苏维埃空军的大无畏的神鹰们,一定能光荣地履行他们对祖国、对苏维埃人民所应尽的天职,一定能给予侵略者以毁灭性的打击。

    “我们的人民不得不同傲慢自大、胆敢来犯的敌人交锋,这并不是第一次。当年我们人民就曾发动卫国战争来回答拿破仑的‘远征’俄罗斯,而使拿破仑吃了败仗,落得败亡的下场。狂妄自大竟敢向我们国家发动新的‘远征’的希特勒,也必将落得同样的下场。红军和我们全体人民,必将为祖国、为荣誉、为自由而再进行一次胜利的卫国战争。

    “苏联政府现在表明它的坚定的信念时说:我们全国的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全体男女公民,必将对自己的义务、对自己的劳动采取应有的自觉态度。我们全体人民如今必须做到大家空前的团结一致。我们每一个人,必须要求自己并且也要求别人遵守纪律,服从组织,表现自我牺牲精神,而不愧做个真正的苏维埃爱国者,努力保证供应红军、红海军和空军所需要的一切,以便保证战胜敌人。

    “政府现在号召你们,苏联的男女公民们,要把你们的队伍更加紧密地团结在我们光荣的布尔什维克党的周围,团结在苏维埃政府的周围,团结在我们伟大的领袖斯大林同志的周围。

    “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敌人必然要失败。胜利一定属于我们。”苏德战争的爆发,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广泛注意。6 月22 日晚9 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发表声明,支援苏联对德作战。他说:“任何对纳粹帝国作战的个人或国家,都将得到我们的援助,任何跟着希特勒走的个人或国家,都是我们的敌人。”翌日,美国代理国务卿威尔斯代表总统罗斯福发表了美国支持苏联的声明。各国和工人党纷纷发表声明,动员全世界各国人民支援苏联的反法西斯斗争。6 月23 日,中央主席向全党发出指示,号召组织广泛的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支援苏联抵抗法西斯的神圣战争,并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的实际行动来援助苏联。指出,苏德战争是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与社会主义反侵略力量之间的殊死搏斗,是两个敌对社会体系不可调和的斗争,苏联的参战大大加强了反法西斯阵营的力量,使全世界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迅速形成,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为保卫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自由而顽强战斗。

    希恃勒是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来开始这场战争的。法西斯军队首先以大量的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军事基地以及正在向国境线开赴的军队进行猛烈轰炸,并在苏军防御纵深地区内空降伞兵,夺占要地,同时以数干门大炮对苏军的边防哨所、防御工事、通讯枢纽和部队集结地域实施猛烈轰击,然后以优势的坦克和摩托化兵团为先导,从波罗的海至喀尔巴阡山宽约1500 公里的地面上,发起全线进攻。苏联西部的66 个机场遭到猛烈的轰炸。苏军半天之内就损失飞机1200 架,其中800 架未及起飞迎战,即被毁于机场。许多重要的城市、通讯设施。交通枢纽和海空军基地,在德国航空兵和特务分子袭击下,遭受严重破坏。边境军区指挥机构基本上陷于瘫痪,部队出现了混乱。边防值班部队虽也进行了抵抗,但因得不到及时增援,防线迅速被突破。战争第一天,德军就前进了50~60 公里。

    苏联在战争初期,虽然遭受了严重的损失,但是在苏联和斯大林的坚强领导下,及时吸取了失利的教训,决心动员一切力量粉碎德国法西斯妄图以一次快速的“闪电战”击溃苏联的迷梦。正是:欧洲战火连成片,苏联参战性质变;估计不足初受挫,军民同仇齐动员。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