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国际风云人物丛书-铁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二十一章 变退为进(2/2)

    “炸弹落在外科手术队中间。奥尔加的肩膀被炸断了。我们的女大夫真是好样的。

    她对我们说:‘你走吧,把我留下,不要因为我而让德国人把你们抓住……,她感到难过的是全部医疗器材都完了……”我们迅速沿着米林克拉德往上爬。伤员成群结队地下来了。鲁什卡对我说,今天早晨第四旅的100 多名同志在山顶上被打死打伤。飞机在一个空旷处发现了他们。

    轰炸机又来了。伤员三五成群地沿着米林克拉德往下走,“斯图卡”一直降到树顶上投炸弹。在它们之后又飞来了小型侦察机,向活的目标投炸弹。突然,发动机的轰鸣声使我双耳欲聋,鲁什卡和我倒在地上。我们周围落下七八颗炸弹。火药的臭味使我们喘不过气来。天一片漆黑。烟雾消散了一些,我看到,在我们身旁躺着波斯尼亚第六旅的一位同志,一个长着大大的黑眼睛的年轻人。他的两条腿都被炸断了。血流如注,把爆炸震落下来的山毛棒的嫩叶冲着走。我们爱莫能助。他快死了。他向我挥了挥手,悄声说:

    “斯大林万岁!”这个年轻人叫科佐马拉,萨拉热窝人。是个工人,1941 年参加游击队。这一天,他去世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以百万计的人呼喊着斯大林的名字死去。不论这是否是一种误会,事实是,对于数以百万计的这些人来说,斯大林是抵抗希特勒的象征……

    奥尔加整整被折磨了11 天。右肩有个大伤口,她同游击队员们在一起,从苏捷斯卡一直赶到罗曼尼亚山,有时步行,有时骑马,没饭吃,风吹雨淋。6 月20 日她去世了,而前一天,我头部受了伤。我们埋葬她的那个晚上,我发着高烧……

    我站在罗曼尼亚山的边缘上,站在从斯托伊诺一梅达科维奇到奠克罗的公路边的岩石上。夜幕已经降临,风呼呼地吹着,吹得高大的杜松弯下了腰。我们用手、用刀给奥尔加挖个墓,因为我们没铁锹。我们纵队的一个护士排跟着我。别的人都拉前走了,到村里要两个小时,那里很可能已经有了德国人。

    奥尔加躺着,裹着白毯子。她的黑色的头发几乎把整个脸庞都盖上了。风把杜松吹得越来越弯,出生在舍科维奇的矿工拉扎——1941 年参军的塞尔维亚战士用双手挖着上:

    “弗拉多,下面是石头了……”最后几捧土是由奥尔加做过手术的一位同志刨出来的:

    “她救了我的命。我们都热爱她……”我们把她放进浅浅的墓穴中,上面放了些树枝、草皮和石头,堆成一个坟。这里离罗曼尼亚山上的小道8 米远,就在东南方向的一块峭壁的边上。萨沙·博若维奇、斯但诺伊卡·久奇以及另外三位同志和我摘下了帽子。

    “光荣归子奥尔加同志!”——拉扎呼喊着,我们大家都跟着。

    我走进了漆黑的森林,赶上了无产阶级第二旅的一个营。在黑暗中,我们一声不响,穿过浓密的、潮湿的森林。奥尔加是为人民而死的。她是作为我们党的一员而死的。我手里攥着她的表,我准备把它交给米利察①。眼泪涌了上来,一滴,两滴——如潮水般涌来。

    ②敌军也受到巨大损失。冯·李尔将军报告说:

    战斗空前激烈。所有指挥员都认为,这是他们的部队在这次战争中所遇到的最艰苦的战役。游击队向三六九师的第二营发动的一次猛烈进攻,使得战线在那拉斯察和米维纳地方遭到突破。敌人的全部军队都设法通过这个缺口往北撤退,在山中隐蔽起来。德队过于疲倦,无能为力,而当时没有后备兵员。

    最高指挥部与第一、第二师突围时,第三师担负着断后的任务。敌人的打击主要落在了这个师的身上。

    密洛凡·吉拉斯指挥着这个师。师长是著名的硬汉萨瓦·科瓦策维奇。

    渡过苏捷斯卡河之后,第三师的战士各个疲惫不堪。这时四周十分平静。

    但当战士们渡过河,向最近的山头靠近时,躲在碉堡里的德国人向游击队战士们开了火。后退是不可能的。吉拉斯和科瓦策维奇下令发起进攻。他们领头冲向碉堡。30 多个碉堡被游击队战士摧毁,但有半数游击队战士倒在了碉堡前。

    当第三师的战士到达山顶时,一颗子弹打进了萨瓦·科瓦策维奇的前额。

    ① 奥尔加的女儿。一一本书作者注② 引自三联书店出版的《苏南冲突经历》,达洲译。

    高大、强健的汉子倒下了。全师发生了混乱。

    游击队的部分伤员过了河,他们盼望打开突围的缺口。

    吉拉斯正带领30 余名战士在后面照料伤员。从山上溃退下来的战士停住了脚。

    吉拉斯率领战士们企图突围,但是,所有的通道全被敌军占领了。他们只有隐蔽在一个小树林里。天渐渐黑下来,吉拉斯他们开始出发。有好几次他们陷入敌人的埋伏。这队人马打了一夜。天亮后,他们又发现前方的岩石上有敌人的碉堡,只好绕道而行。吉拉斯走在队伍的前头。在一个山角处,吉拉斯面前突然出现了两个德国兵。德国人也感到意外。双方都来不及举枪了。一个德国人拔出刀子。吉拉斯也拔出了刀子。别看吉拉斯是个写文章的秀才,他的动作倒比德国人快了半拍。德国人倒下了。另一个德国人差不多在同时被赶上来的游击队员用枪托击中头部而毙命。而这一切发生在离德国的一个碉堡不到50 米的地方。

    直到第二天晚上,吉拉斯才率领战士冲出重围。一个星期后,他才赶上最高司令部,到达铁托身边。

    7 月18 日,科斯塔·纳吉收到铁托的一份电报。铁托告诉科斯塔,让他于7 月的最后一天在波斯纳河左岸迎接最高司令部。他还规定了碰头的具体地点。

    科斯塔明白,铁托等最高司令部成员回来后要驻扎在他的作战区域了。

    科斯塔骑了一天的马赶到了碰头地点。

    在弗拉希奇山麓,科斯塔遇到了无产阶级第一旅的先遣部队。有些战士认识科斯塔。科斯塔发现,战士们脸色发青,也变老了。他们衣衫褴褛,光着脚。呵!艰苦的半年哪!

    战士们告诉科斯塔,最高司令部在他们的后面的峡谷之内。

    科斯塔下了马,沿河走了一段路后,老远便看到了铁托。

    铁托正坐在一棵砍倒的毛榉树的树干上。他低着头在想什么。他的女秘书兹登卡拿着纸笔,站在铁托的身边,在记着什么。

    稍远处,在河岸边站着几名英官。年迈的作家纳佐尔也在那里,他正靠在一只背包上打瞌睡。

    弗拉吉米尔·德迪那尔最先看见了科斯塔。他叫了科斯塔的名字。

    铁托抬起头来。

    科斯塔看到,铁托瘦了许多,脸变小了,满是皱纹。科斯塔看到铁托的脸后,感觉到,这仿佛是一张反映各种艰难困苦的图,在这张图上看到了一切:在奈雷特瓦河上努力寻找出路,在皮瓦山、杜尔米托山、苏捷斯卡河率部突围……

    铁托看到科斯塔后,顿时高兴起来。他让科斯塔坐下,说:

    “真遗憾,没有什么东西招待你!”“在这里我是东道主,请允许我招待你。”科斯塔是有准备的。跟他和几名警卫战士一起来的,有整整齐齐的一队姑娘。她们拿着篮子,装着新鲜的草毒和其他食品。她们早在后面侍候着。

    纳佐尔急不可待:“让我们来瞧瞧你们的礼物!”姑娘们亮出了食品:烤鸡、奶酪、鲜奶……

    英官也凑了过来。铁托向科斯塔介绍了客人。

    吃饭的时候,科斯塔向铁托汇报了情况:克拉伊纳也好,中波斯尼亚也好,形势很为有利。克罗地亚也是如此。解放区比铁托离开时又有扩大。

    “你们干得很好,几个无产阶级旅现在必须休整一下。克拉伊纳人总是尊重无产阶级旅的。请你们现在也这样办。跟我们一起来的部队伤员亟须治疗,战士亟须休息。”“我们为所有的战士准备了足够的面粉和各种食品……”铁托站起身来,高兴地对里巴尔和纳佐尔说:

    “听到了没有;克拉伊纳应有尽有!”铁托高兴起来。

    “所以我们转了一圈又回到了这里!”纳佐尔说。

    大家笑起来。

    最高司令部决定驻扎在佩特罗沃波列。这里是高山地带,海拔1200 公尺,重要的是这里有宽阔的牧场,适合飞机降落和用降落伞空投物资。这是英事代表团要求饱。

    在一片林间草地上,搭起几顶帐蓬,最高司令部在此安顿下来。

    科斯塔的警卫是个机灵鬼儿。他知道铁托非常器重纳佐尔,便用了一整天的时间,给纳佐尔盖了一间木屋。它在两棵松树之间,墙是木板钉起来的,瓦是树皮的,床是树条编的,上面铺着干草和两条毯子。用木板钉了个桌子。

    椅子以木桩代替,地面压实了。一切都干干净净。对于几个月“流离失所”的老人来说,这再舒适不过了。

    科斯塔先让铁托看了屋子。铁托说:他会喜欢的!

    科斯塔把纳佐尔拉过来:

    “克罗地亚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员会主席纳佐尔同志,这是克拉伊纳战士给你准备的礼物。”纳佐尔是难得不安的。这回他不安起来,他红着脸问:

    “真是给我盖的?”“请吧,主人,请进吧……”纳佐尔激动起来。他两次亲了科斯塔。

    走进小屋后,他再次握起科斯塔的手:

    “这是真正的房子,是我到现在为止所住过的最漂亮、最心爱的房子!”铁托满意地笑着说:

    “你们俩彼此彼此;纳佐尔给科斯塔写颂歌,科斯塔给纳佐尔盖房子……”纳佐尔是一年前来到游击队的。他的到来,不但是游击队统战工作的一个巨大胜利,也为游击队的生活带来了欢快。大家不但喜欢他的作品,而且喜欢他的为人。

    有一天,铁托向身边战士们透露了一个令人高兴的消息:

    “纳佐尔和伊万·戈兰·科瓦契奇就要到这里来了。”大家盼望着两位诗人的到来。

    不多久,他们果然到了。

    铁托请来最高司令部的几名成员,向他们支持说:

    “我们要好生照顾纳佐尔同志,他年纪大了,不习惯我们这里的生活。

    你们要给他指派警卫,还要给他找一匹马……”铁托这一特别关照,使纳佐尔受到了各种优待。他不但得到了警卫员,自己的马匹,而且还得到了一头“属于他的奶牛”。有了这头牛,他可以每日喝到鲜奶。

    老诗人一方面因受到优待,生活上有了舒适感,但另一方面又因受到优待而不好意思。尤其使他感到不好受的是,他所得的各种优待,大都出于一个“老”字。他不服老。特别不愿叫人觉得他老而无用。

    有一天,最高司令部举行群众大会。会上安排有纳佐尔讲话。他拿定了主意,要在“大庭广众”之下有所作为。

    台子是用木板搭起来的。轮到老诗人讲话了,他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台前,用诗一般的语言赞美了游击队,讲着讲着,突然他说:

    “人家说我老了。我要告诉你们,我是上了点年纪,但我还不老,我还健康!我从这个台上跳下去会毫不费劲儿!”说时迟,那时快,纳佐尔一下子就从半米多高的台子上跳了下去。

    还好,他落地时没有出事,而且尚属平稳。

    大家大笑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

    诗人的感受也因战斗生活有了改变。一件事教育了他。

    有一次,最高司令部暂驻乌纳河边一贵族城堡。这是十六世纪留下来的罗马式古建筑。铁托和纳佐尔都喜欢古建筑。

    有一夭,铁托和纳佐尔在庭院里散步。纳佐尔兴奋他说:

    “这罗马式的宫廷真使我入了迷。多宏伟、多精雅!”“尤其是那个小瞭望塔!”纳佐尔听罢朝瞭望塔望了一眼,说:

    “我看不出它有什么更吸引人的地方。”“唔,我们在那里面找到了2000 公斤的小麦,呵,2000 公斤!”纳佐尔明白了。在恶劣的战争环境里,2000 公斤小麦确实吸引人。

    敌人的第五次进攻,就这样结束了。游击队的主力受到了损失,但经过转移,游击队解放了许多地区,扩大了解放区。游击队和铁托的威望进一步提高。新的战士源源不断地涌入各个部队之中。

    这时,铁托成为率领和指挥15 万人马的名副其实的统帅。

    在紧张地对付敌人的第五次进攻的过程中,铁托收到了莫斯科关于解散共产国际的通知。通知是以征求意见的形式发给各有关党的。铁托回复了莫斯科,说“南斯拉夫中央委员会在考虑了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提出的关于解散国际的建议后,表示对这项建议及其理由完全同意”,并“感谢共产国际的帮助,南斯拉夫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群众性政党”,表示今后“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旗帜下”,“不顾一切牺牲,继续履行它对人民的义务,进行反对法西斯、争取南斯拉夫各被压迫民族解放的斗争”。

    冬天要到来的时候,铁托从自己的情报系统得到消息,说轴心国一成员“出了毛病”。经判断,是意大利人准备投降。铁托没有从盟国方面得到这个情报。

    铁托为此做了准备。无产阶级第一师被派往达尔马提亚,无产阶级第一旅被派到斯普利特,无产阶级第二师被派往黑山。在意大利宣布投降后,这些部队迫使意军15 个师向游击队缴了械,还有不少意军俘虏参加了游击队。

    达尔马提亚全境解放。

    这时,游击队已发展到30 万人,南斯拉夫一半的国土获得了解放。人们对反击侵略的胜利,已经充满希望。

    11 月6 日,最高司令部所在地亚伊策,突然全城枪声大作,欲知出了何事,且看下文分解。

    正是:大步前行大步退,数炊弄得敌眼花。

    帐间过旅敌尚睡,转转悠悠又回家。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