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晨
陈丹晨(1931~),浙江人,作家、评论家。著有《艺术的妙诗》、《网外史谈》、《巴金评传》等。
为秦始皇守陵的兵马俑——秦俑二号坑于今年三月一日正式动铲发掘。据查内有陶俑陶马1300余件、战车80多辆,以及众多的青铜兵器。这些兵马俑之高真据说将是历来墓葬俑殉之最,发掘秦陵是一个重大的工程,已经发掘的秦俑一号坑、三号坑中出土的兵马俑,震惊了世界,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这次发掘秦俑二号坑将需5~7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内藏的文物比前掘出的也将更加丰富重要珍贵。而这还仅仅是为秦始皇守陵的部分。考古学家还已试掘了秦陵附近17座殉葬墓中的8座,发现殉者多为贵族大臣,棺椁考究,陪葬丰富。那么,令人难以想像的是,当秦陵全部发掘时又能看到怎样一个千奇百怪的地下博物世界呢!
秦陵的修建和秦始皇的葬埋,当时是在极端秘密的情况下进行的。秦始皇的儿子胡亥下令将后宫没有生育孩子的宫女统统殉葬,然后还将参与工程知悉机密的工匠也全部活埋于陵墓内。所以,秦陵的情况,后来的史书文献几无记载,只有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一段粗略的记叙:秦始皇即位以后,就在骊山给自己修造坟墓。他征发了七十多万劳改犯去服修墓的劳役。墓高100多米,掘地极深,灌注铜液。墓中有宫殿和百宦位次。藏满了奇珍异宝。坟中布满了机关,如有人盗墓,就会有箭矢自动劲射。水银流注成百川大海,机械运转出现天象地貌。用人鱼膏做烛,照明墓内,经久不息。
仅仅这样一小段记录,人们也可想像这陵墓该有多么壮观。我们也还由此可以推想,秦始皇之流的心理该是恨不得把整个人间财富权势统统带到地下阴间,才能填满他的贪婪无厌的欲海。
咸阳西安一带古墓葬极多,已发掘的和未发掘的帝王宗室陵墓有武则天墓和章怀太子墓等等。全国各地发掘的战国、汉代、六朝、隋、唐墓葬也很多。中国地下文物相当数量出诸墓葬。即以嘉峪关附近的魏晋墓为例,人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在那茫茫无边的大戈壁地下竟集中埋有一千四百多座墓葬。从已发掘的十余座中就已发现了大量彩绘、砖画和砖雕等等,被称为“宝贵的地下画廊”。最近,在四川丰都县汇南乡一处即发现了汉至六朝的古墓一千余座,凡此,真是多得不可胜数。
丰富的墓葬起因于厚殓。厚殓在中国流传了数千年,也可算是一种中国特色。商殷时代迷信鬼神。国王死了,用活人殉葬。多的时候竟有千百人,到了周代,慢慢改为用草、木、陶制的人俑和器皿来殉葬,所谓“始作俑者”。但是,史实证明,到了千古一帝的秦始皇时,不只还用活人殉葬,而且其中还有许多王公宗室;也还由于科技、工业发展,器皿也愈来愈丰富多样珍贵。这种厚殓的流韵遗风直到明清时代久盛不衰。
北京以东一百多公里的昌瑞山峰下的马兰峪,一派龙蹯虎踞的非凡气势,建有规模巨大的清代五个皇帝和许多后妃的陵园。北京以西一百多公里,在群峦叠嶂的永宁山峪也建有另一个陵墓建筑群,葬有清代四个皇帝和许多后妃。这就是所谓清东陵和清西陵。你若看到那些壮丽精致、规模宏大的宫殿、墓穴、地宫、神道、石像、牌坊,一定会很费解:为什么一个死者要让生者付出如此巨大的人力物力,只是为了埋葬自己的一副皮囊枯骨。更可怪的是,当年秦始皇称帝之初,就给自己建造葬身之地。后来那些皇帝竟也继续这个遗风,像清代乾隆年纪大了,退位做太上皇,传位给儿子嘉庆的同时,却还要给他选定一所陵址。也就是说,他把帝位和坟墓一起传给他的接班人。可见,他们对于死的重视。因此,像道光即位后就忙着造陵,七年后修建完工,因地宫浸水,又全部拆毁,改在西陵重建。建成的隆恩殿的材料主要是用金丝楠木,雕成大量游龙、蟠龙,造成“万龙聚会,龙口喷香”的气势。至今,人们走近大殿,那缕缕浓郁的楠木清香依然扑鼻。慈禧因为寿长,早就建成的陵园也就一修再修,建了又建,至死方休。
当年那些贪婪的帝王贵族的厚殓给后来的贪婪的盗贼创造了条件。“盗墓贼”大概可以算得上中国特有的一种传统“行当”。近几年盗墓之风更加疯狂,遍及各地。有记者说,关中地区盗墓已成社会公害。仅陕西省近两年至少已有300余座古墓被盗,大量珍贵文物被破坏、走私、外流。有的地方甚至出现全家、全村合伙盗掘古墓,倒卖文物,坐地分赃。
人们历来把儒家思想看作中国传统文化核心。儒家学说虽被独尊而行于世,但这种厚殓以及祭祀、谥号等等一套文化形态却与孔老夫子并不相干。一则,如厚殓、祭祀早在孔子之前至少已经相传千年。二则孔子是不信、也不谈鬼神的。他是反对厚殓的,对祭祀也没有兴趣。他的得意门生颜渊死了,孔子很悲伤。别的一些弟子要将颜渊厚葬,孔子却以为“不可”。但是,弟子们不听他的。弄得他毫无办法。孔子总认为生的道理都还不容易弄明白,哪还弄得清死的问题。他自己病重时,弟子子路祷告上天保佑。孔子怀疑说:“有那么回事吗?”子路说:“有啊,祷告文里不是说向天地神祈求吗?”孔子反讽说,“要那么说,我早就祈祷过了。”正因为他不信鬼神,所以他从根本上是否定祭祀的,所谓“非其鬼而祭之,诌也”。“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都是很有名的论述。
奇怪的、令人不解的是,后来一些尊孔的人们常常打着孔夫子的旗号搞厚殓、搞祭祀,而且要耍演祭孔的大典。那些反孔的人们也远不如孔子那么开明,常常喜欢修大陵墓。总之,在这点上,这些后代子孙不管以什么先进面目出现,其实是很不如孔子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