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都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十三章 闯王李自成
    张居正的变法被废止后,明朝一直走下坡路,宦官当权,政治黑暗,经济萧条,老百姓生活困苦。农民起义不断。到了明朝最后一个皇帝崇祯帝年间,出现了一只灭亡明朝的起义军,那就是李闯王的起义军,而闯王李自成,也成为受苦百姓心中的英雄。

    崇祯帝即位的第二年,即公元1628年,陕西闹了一场*。老百姓没粮吃,连草根树皮也掘光了,只好吃山上的泥土。但是一些地方官吏,照样催租逼税,叫老百姓没法忍受下去。陕西各地爆发了农民起义。

    这年冬天,明王朝从甘肃调了一支军队到北京去。这支军队开到金县(今陕西榆林),兵士们领不到饷,闹到县衙门去。带兵的将官出来*,有个年轻兵士气愤地站出来,带领兵士们把将官和县官杀了。这个兵士就是李自成。

    李自成是陕西米脂人,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候,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得一身好武艺。后来,父亲死了,家境穷困,李自成到银川驿站里去当马夫。他待人热情,驿卒们也挺爱戴他。李自成的家一向担负代官府收租税的差使。米脂连年收成不好,农民拿不出租税。当地有个姓艾的大地主,乘机放高利贷,想在农民身上盘剥。李自成看大家交不起租税,就自己一个人借了债把税交了。过了一段时间,姓艾的地主逼李自成还债,李自成还不起,姓艾的就唆使官府把他抓起来打得半死,还锁上镣铐,把他放在太阳底下晒,不让吃东西。百姓和驿卒向县官恳求把李自成放在树荫下,让他吃点东西,县官也不答应。这一下把群众激怒了,大家一哄而上,砸开李自成身上的镣铐,带着李自成一起逃出米脂,到甘肃当了兵。这一次,李自成在金县杀了当官的,就带着几十个兵士一起投奔王左挂领导的农民军,当上一名头领。

    可是后来,王左挂禁不住明朝*厚禄的诱惑,动摇投降了。李自成只得投奔了自称“闯王”的农民起义军领袖高迎祥。高迎祥任命李自成为将,于是百姓们都称李自成为闯将。农民起义军的声势越来越大,官军到处围剿纷纷惨败。这下,崇祯帝恼羞成怒,调动了几十万大军要彻底消灭起义军。

    为了对付官军围剿,高迎祥等一共十三家起义军的大小头领在荥阳开会,商量对策。荥阳大会上,大家意见不一。有的领袖认为敌人兵力太强,还是避一避再说;也有人不同意,但是也拿不出好的主意。这时候,李自成提出自己的主张。他认为起义军应该分成几路,分头出击,打破敌人的围剿。大家都觉得李自成有头脑。李自成和各路领袖经过一番商量,十三家起义军分成六路。有的拖住敌军,有的流动作战。高迎祥、李自成和另一支由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向东打出包围圈,直取江淮地区的凤阳。凤阳是明太祖朱元璋的老家,也是明朝的中都。高迎祥、张献忠领导的起义军一路进军,势如破竹,不到十天,就打下了凤阳,把明朝皇帝的祖坟和朱元璋做过和尚的皇觉寺一把火烧了。这一着真的震动了明王朝朝廷,崇祯帝听到这消息,又急又气,下令把凤阳巡抚处死。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