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和中心阵地,以*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
这是一场反对封建文化的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反对封建*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与科学。
1919年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巴黎和会决定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的消息传来后,5月1日,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代表就在北大西斋饭厅召开紧急会议,决定5月3日在北**科大礼堂举行全体学生临时大会。5月3日晚,北京大学学生举行大会,高师、法政专门、高等工业等学校也有代表参加。学生代表发言,情绪激昂,号召大家奋起救国。最后定出四条办法,其中就有第二天齐集*示威的计划。5月4日,北京三所高校的3000多名学生代表冲破军警阻挠,云集*,他们打出“还我青岛”、“收回山东权利”、“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废除二十一条”、“*”、“宁肯玉碎,勿为瓦全”等口号,军警给予*,并逮捕了学生代人。被学生烧掉的赵家楼学生*活动受到广泛关注,各界人士给予关注和支持,抗议逮捕学生,北京军阀政府颁布严禁抗议公告,大总统徐世昌下令*。3日,北京数以千计的学生涌向街道,被军警逮捕170多人。学校附近驻扎着大批军警,戒备森严。4日,逮捕学生800余人,此间引发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