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于堂邑陈氏是非常严厉的警告,因为在陈皇后之前,汉朝的历代废后没有赶出长安的,仍旧居住在长安冷宫之中。史记汉书皆无记载陈后被废之后的待遇,最先提到此事的是志怪小说《汉武故事》:上闻,穷治侍御巫与后。诸妖蛊咒咀,女而男淫,皆伏事。废皇后,处长门宫。后虽废,供养如法,长门无异其宫也。这一说法后来在北宋时被《资治通鉴》采用。
司马光《资治通鉴》:女巫楚服等教陈皇后祠祭厌胜,挟妇人媚道;事觉,上使御史张汤穷治之。汤深竟党与,相连及诛者三百馀人,楚服枭首于市。乙巳,赐皇后册,收其玺绶,罢退,居长门宫。窦太主惭惧,稽颡谢上。上曰:“皇后所为不轨于大义,不得不废。主当信道以自尉,勿受妄言以生嫌惧。后虽废,供奉如法,长门无异上宫也。”
馆陶既羞且愧,又害怕武帝继续追究会连累到陈家和自己,于是专程向武帝请罪。武帝为了宽慰姑母,向她保证巫蛊事件不会影响到馆陶自身,而且废后虽然被赶出长安宫,但是将依照对待废后的礼法供奉。此后废后便一直幽居于长门宫,直至死亡。
后来馆陶长公主向武帝的姐姐平阳公主抱怨说:如果不是我,你的弟弟也不能立为皇帝,现在居然废了我的女儿,这不是忘本么?平阳公主告诉她:你的女儿不能生育,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啊。
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上之得为嗣,大长公主有力焉,以故陈皇后骄贵。闻卫子夫大幸,恚,几死者数矣。上愈怒。陈皇后挟妇人媚道,其事颇觉,于是废陈皇后,而立卫子夫为皇后。
班固《汉书·外戚传》:初,武帝得立为太子,长主有力,取主女为妃。及帝即位,立为皇后,擅宠骄贵,十余年而无子,闻卫子夫得幸,几死者数焉。上愈怒。后又挟妇人媚道,颇觉。元光五年,上遂穷治之,女子楚服等坐为皇后巫蛊祠祭祝诅,大逆无道,相连及诛者三百余人,楚服枭首于市。使有司赐皇后策曰:“皇后失序,惑于巫祝,不可以承天命。其上玺绶,罢退居长门宫。”
因董君献长门,越礼之始
此时不得不说一下长门宫的来历和主人翁的轶事。其典故出于《汉书·东方朔传》。陈皇后失位后第二年,馆陶公主的丈夫陈午方才过世。而馆陶在丈夫在世时就已经有一个面首,名叫董偃。陈后被废所居的长门宫,正是董偃劝馆陶送给汉武帝的。
董偃和母亲靠卖珠维持生计,十三岁时便跟随母亲出入馆陶家。馆陶见了俊美的董偃,说:“我替你母亲抚养你吧。”于是就把他留在自己的府中,长到十八岁时,出去的时候坐的是高头大马,晚上与公主同寝。董偃相貌英俊,为人潇洒,性格温和。贵族、王公、大臣因为公主的原因,都愿意和他结交。称呼他为“董君”。馆陶为董偃日出千金,及其宠爱。
安陵人袁叔是董偃最要好的朋友,他对董偃说:“您暗地里侍奉公主,随时都有可能被皇上处罚,您打算就这样若无其事地过下去吗?”董偃惶恐地说:“其实我心里也很害怕,但一直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袁叔说:“城庙路远没有住宿的地方,再加上杂草丛生还要靠民力整治,您何不告诉窦太主让她把长门园献出来,这个地方皇上一直想要得到。要是这样做了,皇上知道了此计是您筹划的,那么您就可以安枕无忧,以后也就不用再担心了。要是您没有这样做,皇上就会提出请求,那时对您又会怎样看待呢?”(《汉书·东方朔传》:爰叔曰:“顾城庙远无宿宫,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献长门园?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计出于足下也,则安枕而卧,长无惨怛之忧。久之不然,上且请之,于足下何如?”)
于是董偃去见窦太主,把这件事告诉了她,窦太主马上奏报皇上,决定把长门园献出来。皇上非常高兴,把窦太主的长门园改名为长门宫,董偃也安然无恙。
有一次汉武帝亲自到公主府中,公主拜谢,寒暄已毕,还没有坐定,汉武帝就问姑母:“我想拜见一下主人翁。”(《汉书·东方朔传》:上曰:“愿谒主人翁。”)公主听了,赶紧下殿,去掉耳环首饰,伏地请罪。她说:“我行为无状,辜负了陛下的厚望,该当死罪。陛下没有把我抓起来交给有司审问,已经很宽大了。死罪!死罪!”汉武帝让她起来。公主赶紧收拾好簪环,到东厢房把董偃引出来,一起磕头请罪。汉武帝并没有怪罪董偃,还赏赐给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摆筵,请汉武帝入席,亲自为皇帝奉食进觞。当时,董偃见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称为“主人翁”。汉武帝听了大笑,饮宴甚欢。宴罢,董偃贵宠之名,天下皆知。
一天,武帝在宣室设酒宴款待窦太主和董偃。当他们要*宣室时,东方朔执戟上前阻拦,对武帝说:“董偃有三个罪名可杀:他以臣下的身份,私侍公主,这是第一条死罪。败坏男女风化,搞乱婚姻礼制,有伤先王的制度,这是罪二;陛下正当壮盛之年,须积思放六经,留心于王事,追慕唐虞的政治,仰敬三代的教化,而董偃却不知依经书劝学,反而以靡丽为重,奢侈为称,尽狗马之乐,极耳目之欲,行邪枉之道,径淫辟之路,这是国家之大贼,社会之大害,这是他第三条死罪。”
武帝听后,默不作声,过一会说:“我已经摆好酒宴,下次再改吧!”
东方朔说:“不可以。宣室是先王的正殿,不是议论正当的国事,不能进去!正是这样,*的事情才渐渐消除下去。不要弄到这样的境地:竖貂教桓公*,后来终究和易牙一同为患;庆父缢死于莒国,鲁国方得安宁;管蔡诛灭了,同室方得治安。”
武帝听罢便下诏停摆酒宴于宣室,改摆在北宫。让董偃从东司马门进去,后又把它改称东交门。赏赐给东方朔黄金三十斤。从此,董偃逐渐失去了宠爱,三十岁就去世了。过了几年,馆陶也去世,董偃与她一起合葬在霸陵。馆陶和董偃也被认为是往后公主贵人做越礼之事的开始。
《汉书·东方朔传》:公主贵人多逾礼制,自董偃始。
子女后事
馆陶的丈夫陈午在女儿被废至长门宫的第二年去世,谥号夷。长子陈须继承了堂邑侯之位。
馆陶去世后,元鼎元年,陈须因在母亲服丧期间*,且与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堂邑侯爵位自此国除。次子隆虑侯陈蟜因在母亲服丧期内犯“*行()”之罪,当死,自杀,隆虑侯国除。
女儿陈后被废后死于长门宫,相关的有司连其死于何年都未记录,以至于史书上只能含糊的以“(堂邑侯隆虑侯国除)后数年,废后乃薨”盖过去。馆陶和陈午的二男一女,儿子*争财,女儿行巫蛊诅咒,可见馆陶此人并不专注于教育儿女,只顾自己享乐,造成了陈家后来国除的命运。
司马迁《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元鼎元年,侯须坐母长公主卒,未除服奸,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国除。
司马迁《史记·惠景间候者表》:元鼎元年,侯蟜坐母长公主薨未除服,奸,*行,当死,自杀,国除。
班固《汉书·外戚传》:明年,堂邑侯午薨,主男须嗣侯。主寡居,私近董偃。十余年,主薨。须坐*,兄弟争财,当死,自杀,国除。后数年,废后乃薨,葬霸陵郎官亭东。
历史评价
刘嫖热衷权势,西汉的历史舞台上,与她的名字相关联的,是留名千古的汉武帝刘彻、景帝皇后王娡、武帝苏小明饰演馆陶公主皇后陈氏、武帝皇后卫子夫。也因为她的一己之私,日后威名赫赫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首次出现在众人眼前。
这个活的肆意妄为的公主,也许并不是个人们心目中的好女人、好妻子、好母亲。她贪图权势而和王娡结盟,诬陷栗姬行媚道,把千古一帝的汉武帝推上皇帝宝座;给了自己女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却忘了给女儿与之相匹配的性格和头脑;在丈夫在世时与年少英俊的男子出双入对;女儿被废,丈夫去世后依然不忘享乐直到终年。但她确实是一个无意间为中国历史涂了一笔重彩的公主。金屋藏娇的野史故事,她与董偃“主人翁”的典故,流传至今,更被人们津津乐道。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