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传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四、对金圣叹“一分为二”(2/2)

    胡适却也中过金圣叹的圈套,相信圣叹确有一种70回的“古本”,并多方面为圣叹假托的所谓“古本”辩护。8 后来,鲁迅、俞平伯、李玄伯等人都不赞成胡适的意见,论定金圣叹并没有什么“古本”,他只是依据百回本截去后30回,故70回本乃最晚出的本子。胡适倒还虚心,承认了假设有古本的错误,修正了自己的结论,9 表现出一个学者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可贵品格。

    -------------------------------------------------------

    1金圣叹曾经评点并删改过《水浒传》和《西厢记》。本节对金批《水浒》主要从胡适的评价来写,笔者也难免有所是非,但并非对金圣叹的小说理论作全面评价。

    2《水浒传考证》,见《胡适文存》,上海亚东图书馆1926年8月9版,卷三,第81至82页。本节下面凡引此文文字,皆不另注。

    3鲁迅对金圣叹也有类似的批评。在《谈金圣叹》一文中,他说:“清中叶以后的他的名声也有些冤枉。他抬起小说传奇来,和《左传》《杜诗》并列,实不过拾了袁宏道辈的唾余;而且经他一批,原作的诚实之处往往化为笑谈,布局行文也都被硬拖到八股的作法上。这余荫,就使有一批人堕入了对于《红楼梦》之类总在寻求伏线、挑剔破绽的泥塘。”(《鲁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4卷第527页。)与胡适的见解可说是不约而同。

    4金圣叹的《读第五才子书法》里说:“《水浒传》有许多文法,非他书所曾有。”共列举了15种,其名目如次:倒插法,夹叙法,草蛇灰线法,大落墨法,绵针泥刺法,背面铺粉法,弄引法,獭尾法,正犯法,略犯法,极不省法,极省法,欲合故纵法,横云断山法,鸾胶续弦法。金氏于每法都有解说,并举例说明。这种种法显然受当时八股文作法的影响,评点中也有不少形式主义的东西,但金圣叹有较敏锐的艺术感受力,有时也不乏警策动人之处。

    5见《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年3月版,上册,第357页。

    6金圣叹在所作《水浒传》的第二序里,以《春秋》的微言大义,说施耐庵题其书曰《水浒》是对宋江等“恶之至,迸之至,不与同中国也”,因此圣叹删去李贽所加的“忠义”二字,并说:“削忠义而仍水浒者,所以存耐庵之书其事小,所以存耐庵之志其事大。虽在稗官,有当世之忧焉。后世之恭慎君子,苟能明吾之志,庶几不易吾言矣哉。”

    7参看《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第70回总评,及最末一段正文及夹评。中州古籍版,下册,第1113页,第1123~1124页。

    8参看《水浒传考证》及《水浒传后考》,见《胡适文存》卷三,第115~131页;第171~177页。

    9参看《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见《胡适文存三集》,上海亚东图书馆1931年6月3版,卷五,第613~624页及654~657页。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