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口水战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南京VS苏州:江苏影响力(2/2)

    南京作家叶兆言说:“在全国的这盘大棋枰上,南京注定了只能是大上海的一个陪衬,在长江三角洲,不可能需要那么多的国际大都市。”的确,仅仅从地理的眼光来看,南京的位置是非常尴尬的,当上海在国际化、现代化方面已经走到了中国城市最前列的时候,当苏州已经铁定了要在一条复古的道路上去追寻往日的优雅情致的时候,南京真的没有什么合适的路可走了,往事不堪回首,而向前发展却总是赶不上周边的那些迅速崛起的小城市。建国后不久,南京曾经一度是中国东南的工业重镇,“跃进”、“熊猫”都是响当当的名牌,但自从长江三角洲的乡镇工业崛起后,南京就不行了。想当年南京也是大名鼎鼎的南京军区总部所在地,如今,南京军区这块大牌子依然还挂着,整个华南六省一市的军事还归它管辖,但现在毕竟是和平年代了,虎踞龙蟠的豪气更多的还是消散在抚今追昔的感伤氛围之中。

    这是政治南京的宿命。但对文化苏州而言,它却迎来自己山花烂漫的季节。

    苏州的历史,同样是源远流长的,一丝文脉绵延几千年。以评弹和昆曲为代表的戏曲文化,以园林和苏州古代民居为代表的建筑文化,以苏绣、刻丝年画和绘画等为代表的工艺文化支撑着苏州传统文明。这种感动影响着世界,2000年5月18日,中国的昆曲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有一种说法,说苏州出两种人,第一种是戏子,所谓“四方歌曲必吴门”,这源于昆曲是百戏之祖;而第二种就是状元,整个清代114个状元,26个是苏州人,占据了总数的1/4,至尊与至贱都统一在文化的前提之下。

    而水乡的滋润涤净了苏州人骨子里的火气,所以他们的性格温婉糯性。似乎已经很少有人想起盖世英雄的西楚霸王项羽也正是江苏人氏,而为他立下赫赫战功的八千江东子弟兵就是苏州人,所向披靡的军队全覆于乌江之畔,从此断裂了苏州人个性中好武的因素。

    含蓄与精致也许就决定了苏州人的处世方式,他们站在一定的距离之外,彬彬有礼地认真着。那么认真的后面是什么?苏州人说,他们其实就生活在一个园林之中,里面有花有草,有吃有住,围墙很高,苏州人的心其实是很封闭的,并不想让别人撞开一扇门或是破开一个洞。这种说法解释了苏州人在自己身边自然而然所形成的保护圈,距离和平静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默契,而含蓄是苏州人做人的谨慎,同时也是谋定而后动的老练。

    这种含蓄和精致直接导致了苏州人并不追求很大发展的生活方式。苏州的古人在商海或者宦海沉浮到一定时期,往往会选一块地,修上自己的园子,然后舒舒服服安安心心地呆着,比如“拙政园”——拙者是为政,“网师园”——网师者,渔夫也,所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与世无争的平静里隐含着洞观世事的练达。

    但是令人费解的是不善经商的苏州人创造了商业奇迹。在中国社科院倪鹏飞博士的2005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中,苏州城市综合竞争力居第八位,人均gdp为全国大中城市第八位,资本质量高居全国首位。

    应该说,这样的两个城市pk的话,是不能较一时短长的。因为真正的城市pk涵盖的内容应该很广。历史,文化,人文,经济,自然风光,等等。

    但是,苏州却好像有些急迫了,它发出呼声——底气不足的南京,你凭什么当省会城市?!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