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口水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苏州——省会城市?
    那么南京的底气(主要是经济底气)到底有什么不足的呢?

    一个冷酷的事实是: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一次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调查中,南京还曾排名全国第五;但是到2000年南京gdp仅排名全国第14位。至于人均收入,南京只相当于深圳的1/3。而苏州的gdp超过南京却早在1997年。苏州自豪的是自己这里成了全国台商的大本营、新加坡的中国经济桥梁以及apec财长会议举办地。

    的确,一个地级市跻身中国经济第一方阵,苏州在全国经济中的地位日益举足轻重。2001年,它超过直辖市重庆;2002年,又把直辖市天津甩在后面,gdp总量比南京市多出近800亿元。gdp的大比拼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一个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的水平,省会城市南京与苏州的位次相差11位,弱势在某种程度上还有扩大之势。

    苏州的经济故事中有个著名飞利浦版本:当初飞利浦半导体来苏州考察时曾到苏州著名的刺绣厂参观。刺绣厂的工人表演了这样一个绝活,只有头发般粗细的一根丝被劈成24股,放在空气里可以一直不飘下来,刺一幅绣品要花上一个工人两年的时间,刺成之后就是苏州最著名的双面绣。飞利浦的人当即拍板,决定落户苏州。因为苏州人心灵手巧的传统恰好适应了高科技精密加工的特点。

    苏州“飞利浦”故事从一个侧面展示了这个城市的灵动性格。而今天的苏州更提出建立研究生城,要把苏州建设成“海归派”的首选创业基地;苏州高新区目前已成为全国重要的it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去年,高新区人均gdp达到1.4万美元,为苏州市平均水平的两倍左右。

    那么,除了gdp以外,省会城市南京与苏州的差距还在哪里呢?

    在中国名牌产品中,苏州的中国名牌产品要比南京多。据《南京日报》报道:南京的中国名牌产品数量还不到江苏全省的1/10,这与南京的经济总量、城市地位严重不相吻合。为什么南京的中国名牌产品这么少呢?

    规模小难创大品牌:南京的消费品生产企业比较少,同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在行业市场占据优势地位的企业和产品更少。

    消费品制造业落后难出名牌:南京创中国名牌的落后,根源于南京消费品制造业的落后。目前,南京工业的基础在化工、电子产业领域。而在消费品制造业领域,即使是电子消费品领域,南京都比较落后。例如电脑,品牌区域性极为明显,即使有同创、熊猫、福中、新华海等,但冲往全国市场的路途艰难。其余的如数码相机、mp3等,更是基础薄弱。

    服装制造业,远落后于苏南;农副产品,落后于广州、济南,甚至不如郑州、石家庄;家电领域,不如广州、佛山、深圳……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