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四章 在舍得中造就命运,坚持事业方向(4)(2/2)
    这位巡抚大人的远见的确令人折服。后来张居正果然成为中兴明朝的杰出政治家,他在险恶的环境中坚持革新政治,有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坚韧精神,这不能不说与他少年落第的逆境有关。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说:“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更能坚韧不屈,遭厄运比交好运时更容易保全身心。”虽然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在逆境中成才,但逆境确实对某些人才的成长有重要的鞭策作用。人在逆境里比在顺境更需要坚强、毅力和信心,故从逆境中走出来的人,更能成就一番事业。

    现在的一些孩子,父母为他们备好了充足的生活来源,生怕一点困难压倒他们,让他们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难怪记者在祝贺世界球王贝利喜得贵子时,说他的儿子将来一定是体育明星,不料贝利不假思索地否定了记者的说法,他说:“因为他现在很富有,缺乏先天竞争意识,而我小的时候是非常贫穷的。”贝利无疑是个智者!自古以来的伟人,大多是抱着不屈不挠的精神,从逆境中挣扎奋斗过来的。

    当然,不是所有身处顺境的人都不能成才,更不是所有经历逆境的人都会成才。相对而言,顺境中的学习条件比逆境中的学习条件是要优越许多,像书香门第、艺术世家中的子弟,一般来说比起贫困家庭中的子弟就学习文化来说要有利得多。而逆境在通常情况下,常常会摧残、扼杀人才。能不能成才,关键是要看自己做得怎么样。在顺境中的人如果不图安逸,立下壮志,奋力拼搏,又何愁不能成才呢?相反,在逆境中的人如果经不起磨难,就会消沉下去乃至被吞噬。身处顺境,不能贪图安逸,要走出“温室”,不断地磨炼自己;身处逆境,也不要气馁,要勇敢地去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

    在逆境中往往有所成就的道理就是因为逆境中,人没有了退路,不得不付出更多的努力。“黎明前特别黑,成功前格外难”,在逆境只要再坚持一下,挺过最难熬的一段,那么紧接而来的就是机遇的光顾和奇迹的出现。

    6.保存希望的火种

    逆境就是不顺利的境遇。既然是不顺利、困难重重,那么这时最好的办法大概就是要保存好自己的实力,以等待更好的时机了。聪明的人有时作些忍耐与退让,只是为了麻痹对手,保存自己的力量,从而反败为胜。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庄王,早期为了扩张自己的势力,发兵攻打庸国。由于庸国的军民奋力抵抗,楚军一时难以推进。楚将师叔建议用佯装败退之计,以麻痹庸军。于是,开战不久,楚军就佯装难以招架,并快速向后撤退。这样一连几次,庸军取得了七战七捷的“胜利”,于是不再把楚军放在眼里。这时楚军的增援部队赶来了,师叔说:“我军七次佯装败退,庸人已十分骄傲,现在正是发动总攻的大好时机。”庸国将士正陶醉在胜利之中,怎么也不会想到楚军突然杀回。于是,楚军一举消灭了庸国。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