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在舍得中造就命运,坚持事业方向(3)
夷射在酒足之后,看门的人只是向他求点残羹剩菜,他不仅不给,反而痛责人家。他的死虽然是看门人的小人行径,但夷射不能容忍他人,却是最根本的原因。
孔子的弟子季羔,曾经在卫国做最高的司法长官。有一次,他依法砍掉了一个犯人的脚。不久后,卫国动乱了,季羔弃官逃走。他到了城门,发现正好是那个被砍脚的人守门。那人对季羔说:“那里有个残破矮墙,你翻墙逃吧。”季羔说:“君子不翻墙。”那人说:“那里有个地道。”季羔说:“君子不钻洞。”那人又说:“这里有个密室。”季羔这才进去,随后追捕他的人找不到他,也就撤走了。后来,季羔对那人说:“我当初不能违背王法,砍了你的脚,现在我落难了,正是你报仇的好机会,而你却三次救我,这是为什么呢?”那人说:“我被判断足之刑,是自己罪有应得,不能归罪任何人。但你在宣判我的时候,脸上流露出来的忧郁表情,令我非常感动。我心里明白,你不是出于私心判我的罪,这就是我保护你、尊敬你的原因。”孔子听说后,说道:“好啊!作为一个官吏,用法一视同仁,宽容就树立德行,残暴就增加仇敌,能这样做的人,大概就是季羔吧。”
季羔身处危难之时,所遇到的守门人正是被自己“刖足”的刑犯。按理当是守门人的一个报复的机会。而这位守门人并没有报复季羔,反而为他提供三种逃亡方案,加以庇护。这就是平时待人容忍的好处,所以说为人之道容忍为上。
人生在世,当然是喜欢自己的人,尊敬自己的人越多越好。而不喜欢自己的人,甚至是怨恨自己的人,要越少越好。与人方便则与己方便,与人为善则与己为善,所谓“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理解并容忍他人,就是避免得罪小人而保全自己的最好方法。
4.精彩人生需要坚持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