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本质就像是真正的基本的实体,名声是一种偶然,要是会影响到本人,就主要因为它是一个外在的表征,能用来确认他对自己的看法罢了。光线未遇到反射体,我们是看不见的;“天才”只有听到外面名声的喧嚣,才对自己有把握。但是,名声不一定是“优越”的象征,因为我们能具有两者之一,而缺乏另一者。勒与(leasing)说得好:“有些人得到名声,另一些人却值得有名声而未得。”
通往名声的道路
通往名声的道路有两条:一是凭功业(立功),一是靠作品(立言、创作)。这样,在立功这条路上,主要的条件是伟大的心胸;在立言和创作这条路上,需要伟大的头脑。两条道路各有利弊,主要的判别在于:功业如过眼云烟,而作品能够保存下来。
立功的一个短处是要依靠机运,因此,人们由立功所赢取的名声并非完全由他们内在的价值而得来,它同时需要境遇所赋予的重要性和光辉。再说,例如在战争中,如果由功勋所得的名声完全是个人的,往往依赖少数几个证人的证词而决定。其实,证人不一定在场,就是在场也不总是公正或无偏心的观察者。以上所说如何确定功勋的弱点,可用其他的优点来制衡,“功勋”具有实际性,能够为一般人所理解。所以,功勋一旦正确地报道出来,当事人立刻获得报偿,除非有关动机未被人们了解或欣赏。若是不明白其背后的动机,功勋都是不可了解的。
立言和创作的情况正好相反。作品并不凭借机运而启始,而是完全依赖作家。只要作品存在,其实质和价值就能保持。此外,适当地评定作品是困难的,品格越高,评定越是困难。有时是缺乏了解作品的人,有时是批评家抱有成见或是不诚实。但是,作品的名声并不依靠一位裁判,它们会向其他裁判诉求。
至于功勋,正如我所说过的,它只存在于后代人的记忆中,而且只是人云亦云的方式罢了。但作品是本身流传下来,除了部分有所失散之外,是以当初的形式留下的。在这种情形下,没有篡改事实的余地。任何对作品有所偏颇的判断,由于时间的流逝而荡然无存。往往是经历过一段时光,才有真正能评定某作品的人出现——独特的批评家专门评定独特的作品,连续地发表有分量的评语。这些意见整体地构成完美的正确的欣赏。虽然有些情况是经过几百年才得到重视,此后任凭更多的时光流逝,也无法改变这一鉴定——伟大作品的名声是巩固而必然的。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