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心态,改变一生

首页
字体:
上 页 目 录 下 章
第六章 改变对待他人的心态(2)(2/2)

    所以说,对别人许诺是非常严肃的事情,一旦许诺,就要千方百计地去兑现。否则,就像老子所说:“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在《郁离子》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个济阳的商人正划船去做生意,但不巧在划到河中心的时候,船沉了。于是他就大声呼喊救命,正好被一个渔夫听见,于是渔夫闻声而来,当他看见有人向他驶来,更急忙大声喊道:“我是济阳最有钱的富翁,你如果能救我,给你100两金子。”最后渔夫将他救上了岸。可是到了岸边,他却翻脸不认账,只拿出了10两银子作为酬谢。渔夫指责他是个不守信用的人,而他却反驳说:“你一个打渔的,一生都不可能挣几个钱,只是举手之劳就得到了10两银子,知足吧。”渔夫无奈,只好怏怏而去。又一次,商人还是在原地翻船了。有人看见后,便想救他,结果那个曾经被他骗过的渔夫却劝说道:“那个人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何苦救他呢?”结果,商人被水淹死了。

    俗话说:“好人有好报,坏人有恶报。”商人的不守信用让他自食恶果。因为一个人如果不守信用,就会失去别人对他的信任,一旦处于困境,那么根本没有人愿意出手救援,只能是坐以待毙。

    因此,不论在生活上或是工作上,你必须对你自己所说的每一句话负责,要知道生活总是照顾那些讲话算数的人,食言是最不好的习惯,你必须改正自己的缺点,成功地推销你自己。

    给他人留余地

    给他人留余地等于给自己留余地。自己有了余地,才能有进有退,才能在险象环生的社会中,面对复杂多变的人生。

    与人交往时,凡事大度一些,给他人留点余地,那么,留给自己的,不但是一种得饶人处且饶人之后的心安,也是谅解别人的大度心胸所带来的快意。给他人留点余地,也就是不把事做绝,不把话说死,于情不偏激,于理不过头,这样才能在与人相处时游刃有余。其实在与别人方便的同时,也就是在给自己留余地,也给了自己成功的可能。

    战国时期,楚庄王一天赏赐群臣饮酒,由他的宠姬作陪。傍晚的时候,诸位酒喝得正是酣畅之际,突然一阵风吹来将灯烛吹灭。这时有一个早已垂涎于楚庄王宠姬美貌的人,饮酒过多,难以自控,便乘烛火熄灭之机,抓住了美姬的衣袖。

    美姬被这人的举动所惊,用力挣脱,并顺势扯断了那人头上的系缨。随后愤怒的她悄悄对楚庄王说了此事,并要求要严惩此人。楚庄王听后沉思了一会儿,心想:“酒醉失礼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我为了一个妃子,而侮辱臣下和将士,那太有失君王的风度。”于是在黑暗中大喊:“今天朕非常开心,我希望诸位大臣也要尽兴,谁的系缨不断,就是不尽兴。”于是诸位大臣都扯断了自己帽子上的系缨,等到掌灯后,大家继续兴致勃勃地喝酒,一直到尽欢才散去。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