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几岁耐住寂寞,30几岁打破沉默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第五章 追求卓越自我,树立品牌打破沉默(1)
    第五章 追求卓越自我,树立品牌打破沉默(1)

    30几岁,在职场上正是中坚力量。30几岁的你,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对手头的工作乃至整个行业都有自己逐渐成熟的见解。经历了20几岁的磨砺,你不需要沉默和低调,你需要的是打破沉默,追求卓越自我。在公司,抬起头,让领导看到你的努力和你努力的结果;凡事想在前面,做在前面,不断超出老板的预期,成为老板身边不可或缺的人;在整个行业,具有超前的思维和前瞻眼光,成为行业的领军人和时代的弄潮儿。

    别再埋头苦干,抬起头一鸣惊人

    职场中,总有朋友会有这样的不忿:某某的工作能力远不如我,对很多事情的考虑也不如我成熟,为什么升迁名单中却有他?职场中考验职场人的到底是什么?

    一项调查显示,有38%的受访者认为老板能主动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27%的被调查者认为通过“暗示和提醒”,老板才能看到自己的工作成绩,更有35%的人认为老板根本看不到自己做了什么。

    可以说,职场中总是存在一些“时运不济”的人。他们工作比别人努力,得到的却并不多,甚至有时候,明明事情是他做的,功劳却算到了别人头上。

    然而,当我们抱怨不公平时,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职场成功与否大致是由专业表现、个人形象、能见度三方面来体现的。其中能见度所占的比重为60%。从某种意义上说,职场考验的不是你是否做得好,而是你是否懂得醒目而又不刺眼地亮出自己。

    所以,已到而立之年的30几岁的你,经历了若干年的埋头苦干之后,积累了经验,锻炼了能力,是否懂得如何一鸣惊人呢?

    小珊对自己的要求是做好事情再说话,因此她每天总是在办公室埋头苦干,既不会出现在茶水间的闲谈中,也不参与办公室的闲聊,更不会出现在上司的午餐桌前。开会时,她几乎从不发言,因为担心自己的见解不够优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想法,使她总是没有机会开口。小珊觉得自己像高贵的画眉难开金口,而坐在她对面的莎莎则像聒噪的喜鹊。

    莎莎总是喜欢在午餐时凑到主管的桌前,告诉他自己读了一本什么书,或者是刚刚学过了管理学课程,而她所说的那些管理学知识,小珊在几年前就已经很熟悉。莎莎还特别勇于在部门会议上发言,有时候甚至将小珊私下跟她探讨的那些不甚成熟的想法拿到会议上去讲。小珊暗暗嘲笑莎莎无知无畏。可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喜鹊”小姐很快升职,而“画眉”小姐还在原地踏步。小珊实在看不出莎莎究竟有什么过人的能力,可是主管却很欣赏她,认为她积极向上、富有魄力、敢说敢做,具备可贵的领导才能。

    30几岁的你,可能很优秀,但往往脱不了“清高”的窠臼。你总是以为只要是金子,总有一天会发光,却不知道在这个“发光要趁早”的年代里,如果你不跳出来,是没有多少人有时间有耐心去发掘你的。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