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学点经济学,做一个能看懂经济现象的现代人

首页
字体:
上 章 目 录 下 页
中国制造——世界加工厂的转型
    中国制造——世界加工厂的转型

    利用大量廉价劳动力,加工一些劳动密集型产品已经是过时的中国投资策略,中国懂得掌握核心技术和原创性的成果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从单一的“加工厂”向综合的“研发基地”过渡,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中国一定会成为真正的经济强国。

    有一本有趣的书叫做《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你知道这本书是怎么诞生的吗?

    在2004年的圣诞节,美国人萨拉?邦焦尔尼突发奇想,决定从2005年1月1日起,带领全家开始尝试一年不买中国产品的日子,从而诞生了《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这本畅销书和一次有趣却又充满挫折的冒险。

    这一年中,4岁的儿子不得不拥有标价68美元的“意大利”鞋;厨房的抽屉坏了,可找不到工具修理;购买生日蜡烛竟成了折磨人的头痛事,杂货店除了中国蜡烛,啥也没有;能买到手的最“美国”的灯,也用了中国制造的关键零件,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盏混血台灯;丈夫去法国旅行,买回来的的纪念品埃菲尔铁塔钥匙链竟然也是中国制造……

    作者及全家经过长达一年的艰辛尝试,证明中国制造在美国普通人的生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今天,中国制造的产品已经行销全球,全世界70%的电风扇来自中国,55%的电热水壶来自中国,服装、玩具、家用电器等等更是充满世界各地,有两百多类中国产品销售量位居第一。

    中国的市场规模和经济实力意味着中国的经营模式将很快成为全球效仿的标准,这在商业上被称做“中国价格”。

    是的,“中国制造”的标签遍布全球各地,是中国经济蓬勃发展的体现,也意味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加工厂”。但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的代价,让“中国制造”的光环蒙上阴影。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涉及到家电、通讯、纺织、医药、机械、化工等十多个行业10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

    中国制造的产品遍及全球,同时,国内经济形势如火如荼,突出表现在:进出口贸易持续增加,外汇储备节节升高,gdp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改善。中国人正在努力向小康目标迈进,强劲的经济发展势头已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世界正在重新正视中国。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 章 目 录 下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