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消费——看上去很美(1)
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我们很快就摆脱了“短缺经济”的困扰,进入了“过剩经济”,人们的消费选择范围和种类大大增加了。与之相对,生产经营者的竞争压力大大加剧,“赏心悦目”就成为人类消费生活的目的之一。
曾经,在中国人的传统消费观念中,实用是最重要的标准。可是,时代在发展,如今“美观耐用”成为购物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
这种变化是值得庆幸的,这表明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中国摆脱了“短缺经济”的困扰,进入了“过剩经济”阶段,人们的消费选择范围和种类大大增加了。与之相对,生产经营者的竞争压力大大加剧,也就是说,商品竞争进入了日益饱和的状态。
某种商品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仅靠产品质量和价格来进行竞争是不够的。在消费品供给过剩的情况下,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如何捕获消费者的“注意力”。因此,通过设计和包装来增强商品新颖、独特和美观的视觉效果,就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的重要手段。很显然,隐性视觉消费被纳入了生产的过程。这也就是说,商品的生产过程不但包括技术化过程,而且包括美感化过程。于是,商品美学与商品经济便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商品美学规律的作用下,商品不但成为使用性消费的对象,而且成为视觉性消费的对象。许多人很乐意逛商场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商品美学所导致的商品美感化的后果。
消费者的观念和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观念从“划算”慢慢向“划意”转变。“划算”导向的消费者追求的是价格与价值的对比关系,力求以最低的价格来获得某种既定的产品。与之相对,“合意”导向的消费者不再以是否划算作为购物的唯一考量,而是以是否合意作为购物的主要依据。所谓“合意”,指的是一件商品要能使自己“喜欢”,而视觉效果是构成喜欢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