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六更为生气了:“什么?你把钱还给老板了,不可能。胡兄弟,你少瞒我,那笔账是死账,要不回来老板也不会怪你的,你不肯借,我去找你们老板借去。”言下之意是要把这事抖出来。
胡雪岩十分清楚,知道这帮人是什么事都干得出来的,好在为防万一,当初他让王有龄写了张借条,于是把那张借条拿出来,交给张老六。
张老六一看借条,知道要钱是没有戏了,只得愤愤离去。
第二天一早,老板就把胡雪岩叫了过去。
胡雪岩见老板一脸肃杀之气,便知其中定有原因。果然,老板沉声问道:“雪岩,我平日待你如何?”
胡雪岩只得毕恭毕敬地说:“老板待我恩重如山,有如再生父母。”
“噢,是吗?那钱方伯那笔账你怎么说?”老板追问道。
胡雪岩心中明白,是张老六没讨到钱,到老板这儿告自己的黑状,只怪自己当初交错了朋友。
于是他将救助王有龄的事情和盘托出,希望老板原谅,毕竟自己在信和做了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然而老板并不念其旧情,而是依照当时钱庄的行规,把他赶出了“信和”。从此,胡雪岩无法再吃钱庄这碗饭了,只好流浪于江湖。
从“信和”中走到更为广阔的社会,历经各种磨难的胡雪岩,体会到人情反复、世态炎凉,更重要的是与社会各种人物的交往,使他得到了历练,使他形成了待人接物,禀承“仁义至上”的处世哲学。
胡雪岩认为,江湖上豪爽汉子、真性情的人有许多,但也不乏像那张老六这种追名逐利、忘情无义的小人。关键在于自己在社会交往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如何去识别,而且江湖是个大染缸,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行走江湖之上,与各色人交往,如果不能洁身自好,不明辨是非,很可能就会染上一些江湖恶习,那就不能做个正正经经的商人了。
为商与行走江湖有着不同之处。江湖人士往往言必信、行必果,凡事以义为先,方能为人所信服。但是他们所谓的行侠仗义,范围狭隘,全是为了他们小团体的利益。因此,常常行事杀伐决断,与官府为敌,招来朝廷派军到处剿杀,整天犹如在刀尖上过日子。而为商,则须遵纪守法,遵循商业规则与道理,否则偷奸耍滑,即使获得钱财无数,也终将为同业所弃,为王法所不容,一旦如此,那这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行商与江湖做事的共同特点就在于待人以仁,取义行事,讲究“仁义”。商业上的成功人士,必是待人以仁、取义行事之人,雄霸江湖之人,也必定是待人以仁、取义行事之人。
2.仁义致胜,无人可比
所谓“仁义尽至”,即以仁爱待人,做事讲究正义。为人做事能够始终做到“仁义尽至”,那么无论做什么事,都会有许多朋友帮助你,无论做什么事,你都会获得成功。
“仁义”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让人震惊,也让人敬佩。
“仁义”构筑了古今风云人物的性格指向,也使他们能够在这个英才辈出的社会中扬名立腕。二十一世纪的人们仍然可以在“仁义”二字中发掘宝贵而丰富的学问底蕴,加以修身养性,行事自然迎刃而解。
狠男人小说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本章未完,请翻开下方下一章继续阅读